蘇某市盧榮與曲新玲是樓上樓下的近鄰。盧榮住頂樓,曲新玲住其樓下。盧榮30多歲,能說會道。46歲的曲新玲則身體比較單薄,有心臟病史,平時寡言少語。自從入住后,曲新玲發現樓上十分不安靜。而女兒正在上高中,常因樓上的響聲影響休息。她多次提醒盧家注意。盧榮答應了,但她七八歲的兒子比較頑皮,經常在樓上弄出響聲。曲新玲忍無可忍,便跑到盧榮家門口指責。盧榮認為她小題大作。為此,兩人經常爭吵。此后,半夜三更,曲新玲經常聽到樓上有拖動桌椅的聲音。
曲新玲認為這是盧家故意搗蛋,于是她將煤球爐子搬到樓道口,整天在樓道口燒開水、煨湯,煙霧直往上飄,盧榮的孩子出門時,不得不戴口罩。
之后,曲新玲在樓道口做飯時,盧榮又故意在門口打掃衛生……就為了這些小事,曲新玲、盧榮經常爭辯,盧榮能言善辯,曲新玲往往占不了便宜。氣急之下的曲新玲從親戚家弄了一只狼狗,拴在樓梯口,嚇得盧榮的兒子不敢下樓。后來,經過派出所調解,曲新玲才將狼狗弄走。
5月14日,曲新玲發現曬在陽臺外的棉被和床單上,有許多魚刺和雞骨頭。當天傍晚,曲新玲在陽臺上罵了一通。第二天,盧榮發現自家掛在陽臺外的幾件衣服和一條棉被掉到地上。盧榮認為是曲新玲有意報復。接著,盧榮到樓下拾撿衣服和棉被時,不指名地謾罵。曲新玲恰巧買菜回來走到樓下,立即停下來回罵。兩人越罵越激烈。突然,曲新玲手捂胸口,一頭栽倒在地。開始,盧榮以為曲新玲假裝這樣,仍然責罵。后來,她發現曲新玲長時間一動不動,臉色發紫,未能爬起來,這才慌了神,趕緊叫來鄰居上前查看。
當天晚上,曲新玲因搶救無效死亡。經診斷,她系因受刺激引起心臟病突發,導致心力衰竭。她的丈夫和娘家認為曲新玲是被盧榮罵死的。
2006年7月,曲新玲的丈夫一紙訴狀將盧榮告上法庭,要求盧榮賠償各種經濟損失12萬余元。
區法院審理此案后認為,導致曲新玲死亡的直接因素系其自身的生理病變——心臟病發作所引起的,因此,其死亡后果主要應當由本人承擔。但盧榮的辱罵行為客觀上導致了曲新玲疾病的加速發生。因此,盧榮也應承擔一定的次要性責任。2006年11月,法院酌情判決盧榮賠償各項費用計3萬元。曲新玲的丈夫不服,提起上訴,要求追究盧榮的刑事責任。2007年1月5日,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此案后,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編輯/李賢平)
法律視線
“罵死”鄰居,判賠3萬元合不合法呢?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承擔刑事責任是由于當事人的故意或者過失的行為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或者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才負刑事責任。
本案中,曲新玲的死亡系其疾病所引起,盧榮并不知道也不可能預見其“罵”的行為能直接導致曲的死亡,因此,本案中盧榮的行為不應該承擔刑事責任。但是,法院為什么要判決盧榮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呢?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他人的財產及人身安全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仍應承擔民事責任。”本案中,盧榮的行為符合一般民事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但在因果關系方面,曲新玲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她本身疾病所造成的,因為她明知自己有嚴重的心臟病,仍然和盧榮吵架,因此她應當對這一損害結果負主要責任。但盧榮的行為又間接誘導了其情緒激動,從而加速心臟病的發生。有間接責任的行為人也應當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這就是法院判決盧榮賠償3萬元的法理依據。因為口角,一死一賠錢,實在不該。鄰里之間,退一步海闊天空,和睦相處,才能少生是非,少生悲劇。
(江西樂平市人民法院徐俊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