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天文臺用于探測宇宙起源
國家天文臺烏魯木齊天文站證實,中國正在進行世界頂級天文臺的選址工程,海拔高、空氣清冽的新疆塔什庫爾干縣卡拉蘇天文觀測點有望入選。
中國天文臺烏魯木齊天文站站長王娜博士說,有關部門已就選址進行了三年多的考察認證,除了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以外,西藏阿里、青海、云南等地也吸引了專家的眼球。
“卡拉蘇天文觀測點是籌建世界頂級天文臺選址階段的一個重要選址點,創造了中國海拔最高的紀錄,”王娜表示。“中國天文臺烏魯木齊天文站承擔著候選臺址的數據監測工作,已先后派出艾爾肯·沙吾提等三名隊員參與選址工作。”
目前,用來觀測大氣寧靜度的兩臺口徑25厘米Meade望遠鏡已經安裝調試完畢,已開始進行實地觀測。
據了解,目前世界上最大而且臺址最優良的天文臺有三個,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口徑為10米。如能建造更大的巨型望遠鏡,人類將觀測到宇宙的更深處,對揭示天體、宇宙的起源將發揮巨大作用。
大腦掃描儀讀取人的思維
據光明網-光明日報,由英國和德國等國家的一批世界頂尖級神經系統科學家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研制出能夠洞察人腦、解讀出人在“事成”前之“心想”的大腦掃描儀。這些科學家用高清晰腦掃描儀對人腦進行掃描,用計算機找出人腦活動的獨特模式或不同思維活動的獨特信號,然后掃描大腦尋找這些信號,再將掃描到的信息轉化為具體的思維,從而解讀出一個人想要干什么。這是科學家們第一次以這種方式成功解讀人的思維。
科學界認為,這項突破性的研究使得科學家能夠探窺人的思維,掌握其所思所想。盡管目前還不可夸大思維解讀技術的能力,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類技術會繼續進步,人們可以解讀復雜思維,甚至在其尚未清晰之前就捕捉到,探測人類的動機、希望、情緒等思維活動的能力會越來越強。
劍橋大學的神經心理學教授薩哈基安認為.盡管神經科學界的很多專家都慎言可以解讀人的思維.但目前的技術水平的確還難做到。但神經科學研究進步很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判別一個人是不是在編故事,是否想要犯罪的時代不會太遙遠了。
太空行走時間最長紀錄
據媒體2007年2月9日報道,當地時間8日,美國兩位宇航員邁克爾·洛佩斯-阿萊格里亞和蘇尼塔·威廉姆斯在國際空間站外對設備進行了維護。繼蘇尼塔幾天前刷新女性太空行走紀錄之后,洛佩斯-阿萊格里亞也憑借此次太空行走再次打破了一項紀錄,成為太空行走時間最長的美國宇航員。
此次太空行走也是9天內的第三次。洛佩斯一阿萊格里亞刷新了此前美國宇航員58小時32分鐘的太空行走時間最長紀錄,同時還有望創造世界太空行走時間最長紀錄。目前,這項紀錄由俄羅斯宇航員阿納托利·索羅約夫保持,他一共進行過16次太空行走,持續時間逾82小時。
此次太空行走也是宇航員首次在航天飛機未同國際空間站對接的情況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嘗試三次太空行走。此前兩次太空行走肩負的任務類似,飛行控制員認為,只要盡量縮短兩次太空行走的時間間隔,就可以節省更多的準備時間。洛佩斯-阿萊格里亞計劃于2月22日同俄羅斯飛行工程師米哈伊爾·圖林一起進行第四次太空行走。那將是洛佩斯-阿萊格里亞第十次太空行走。此前美國宇航員太空行走時間最長紀錄由杰瑞·羅斯保持,后者一共進行了9次太空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