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間,丞相張位奉旨查訪江南后,自大運河乘船回京。這一天,路過宿遷縣城,天色將晚,船夫攏岸靠了碼頭。張丞相吃過晚飯后與書童出了船的后艙,站在船頭遙望巍巍的馬陵山,詩興大發,脫口道:“馬陵染青翠,遠水映紅霞。”霞字剛落音,就聽船后有人接口道:“登舟聽鳥語,揚帆看漁家。”
張丞相很詫異,轉臉一看,眼前過來一只小船,船上站一個頑童,年約八九歲,面目清秀,搖櫓行船,神情自如。他問道:“剛才是你接的詩句嗎?”
頑童將張丞相打量一番,見張丞相雖穿著便服,但氣宇不凡,心想一定是朝廷官員,遂把櫓放下,在船上彎腰施禮:“是,大人,請恕我一時嘴快,有礙大人詩興?!?/p>
張丞相見他口齒伶俐,心中高興,把手一擺:“請到我船上一敘?!?/p>
行過禮后,頑童跟張丞相來到大船后艙里,一同坐下。張丞相問他姓名,頑童回答道:“我祖屬宿遷城里,父名孫佩,一生攻讀,連科不第。我名孫應,今年九歲。”張丞相又問:“你何時讀書?何時能詩?”孫應道:“五歲隨父讀書,八歲能賦詩。”
張丞相大喜,當即命人把孫應的父母接到船上,贈銀百兩,以獎其教子有方。
第二天大船起程,張丞相把孫應帶往京都去面見皇上。
到京的第二天,正值嘉靖皇帝臨朝,張丞相上殿對皇帝奏道:“臣查訪江面,路過宿遷縣城,遇九歲頑童,出口能詩,古今罕見,日后必成大器?,F被臣帶至午門外候旨?!?/p>
嘉靖皇帝準奏。孫應接旨,由太監領到金殿,在滴水檐前跪下——這是沒有官職的人拜謁皇帝的地方。
嘉靖看孫應天庭飽滿地頦方圓、雙目有神滿臉秀氣,立刻心中大喜,說道:“孩子,聽說你出口能詩,朕今天試你一試?!闭f罷便伏在龍書案上寫了一副上聯:龍書案,案書龍,龍在案上書。寫完后,他又說:“你對出下聯來,使其成一副。”
孫應遵旨,把紙鋪在滴水檐下,跪在地上,拈筆蘸墨,一揮而就:水沒檐,檐沒水,水自檐下沒。
寫畢,呈給皇上。嘉靖一看,龍顏大悅,脫口叫好:“真神童也!”
孫應慌忙謝恩。嘉靖又把手一招:“神童,朕要封官于你?!?/p>
“萬歲且慢封官,臣有本奏。”嘉靖皇帝一看,原來是閣老嚴嵩,問道:“嚴愛卿有何要奏?”
嚴嵩說:“這娃娃年歲太小,僅憑一副對聯便給其封官顯位,恐其他臣子不服。等臣與他對上一聯,再定其官位也不遲。請陛下準奏?!?/p>
嘉靖皇帝心中不悅,但又不好駁嚴嵩的面子,說:“神童,閣老嚴嵩想與你金殿試對,你敢嗎?”
孫應雖年紀小,但是也知道不少事情。他早聽聞老賊嚴嵩在朝專權、嫉賢妒能,便說:“萬歲,小民愿請教嚴閣老?!?/p>
嚴嵩提筆寫了上聯:游僧進廟,小和尚怎念好經?
孫應接過一看,心想:老賊嚴嵩在罵我,把我比做小和尚。哼,我也饒不了你!隨即揮筆對出下聯:惡犬張嘴,老畜生難吐象牙。
皇上一看,知道這是孫應在反罵嚴嵩,更覺得他是個奇才。這時,群臣一齊來看這副對聯,都不由得暗自稱快,張丞相更是高興。而一旁的嚴嵩滿臉通紅,非常難堪。
嘉靖皇帝喜出望外,遂封孫應為翰林院學士,并輔佐太子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