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全魚救少游
涂明炎/文
蘇小妹洞房花燭之夜,用詩謎難倒新郎秦少游,舅兄蘇東坡暗助妹夫猜出謎底,一時被人們傳為佳話。從此,詠詩猜謎便成了小妹夫妻倆閨房戲耍的樂事。
這天,小妹對少游說:“為妻作了一則字謎,請郎君猜猜。”秦少游躊躇滿志地答道:“好吧,請賢妻說出謎面。”
蘇小妹抿嘴一笑,說:“倘若猜不出,我可要像新婚之夜那樣,罰你站在房門外!”
“我才不怕呢!看你有什么巧謎能難倒為夫!”秦少游很有把握地說。
小妹說出了謎面:“兩日齊相投,四山環一周。兩王住一國,一口吞四口。只猜一個字。”
秦少游認真琢磨起來,從早上想到傍晚,也沒有悟出謎底,著急起來,心想,如果到晚上不猜不出,娘子見笑且不說,單是那閉門羹就不好受。
秦少游急中生智,辦法來了,上次新婚之夜,舅兄蘇東坡曾幫他解過圍,今天何不再去求他?主意打定,他悄悄溜到東坡的住處。此刻,蘇東坡正在吃晚飯,見秦姑爺來訪,熱情地迎他進屋內,邀他共進晚餐。
席間,東坡問道:“少游!近日又有啥新作,讓愚兄見識見識!”
“新作沒有,新謎倒有一則。”少游將小妹出的謎面對蘇東坡說了一遍。
蘇東坡捋須大笑:“哈哈,我看今晚你準是又被小妹拒之門外了,好!愚兄‘大義滅親’,再幫你一回。”東坡令廚子燒一條“全魚”,待廚子將魚端上桌后,他用筷子將魚頭和魚尾夾斷拈出,只留下魚的中端,笑著對少游說:“你看,這魚的中端就是你要的謎底。”
秦少游受了舅兄的點撥,頓時恍然大悟,連忙起身告辭,臨走時向蘇東坡施了一禮,謝道:“多謝舅兄幫助,免了愚弟門外罰站之苦。”說罷,急奔家中,向小妹說出了謎底。
親愛的讀者,你能猜中蘇小妹的字謎是個什么字嗎?
牛娃猜謎勝財主
王福海/文
清朝乾隆年間,文登有個財主懂些詩文之道,常裝腔作勢、吟詩作詞、附庸風雅。他的賬房先生是個老秀才,更會溜須拍馬,常常與財主一唱一和,經常拿長工尋開心。
有一年春節,財主和賬房先生見十五六歲的放牛娃來要工錢,互相眨眨眼睛,相視一笑,對放牛娃說:“你來要工錢容易,先出個對子讓你對,對上了,錢一文也不少你的;對不上嘛,你一年的牛是白看了。”
賬房先生搶先說:“我們每人說一句,必須是七個字,而且要說出一物變三物來。”財主自恃聰明,指火盆里紅通通的炭火說:“木柴燒炭炭成灰。”賬房先生拍巴掌說:“妙極了,是一物變三物啊!”接著,他撣撣長衫,拿腔拿調地說:“棉花紡線線織布。”說完,瞪大眼睛對牛娃說:“該你說了。”心想,這么難的對子,牛娃是說不上來的,這回有好戲看啦。
牛娃自小聰明過人,忙里偷閑,常常到私塾偷聽老先生講課,多少也通些詩文,這點難不倒他。他想到媽媽還盼著自己拿工錢回去買過年用的米,接口說:“谷子出糠糠出米。”也是一物變三物,財主一見難不倒牛娃,便又向賬房先生使眼色。賬房先生心領神會,急忙又換上新花樣,佯裝打圓場地說:“我們接著再來作謎,猜謎,由第一個人出個謎面,猜的人不準說出謎底,但要根據謎底,做出不同的謎面。”這一招比上一招難度更大了。然而,牛娃不慌不忙地說:“猜謎可以,那我的工錢怎么算?”賬房先生說:“只要你按我的要求作謎、猜謎,保證不少你一個銅板,要是接不上來,那工錢就算拜師禮吧。”
財主連連點頭,暗自高興,急忙搶先生出謎面說:“豎起一扇窗,橫倒一張床,下面睡五個,上面睡一雙。”帳房先生接著出謎面說:“古人留下一座橋,一邊多來一邊少,多的反比少的少。”放牛娃想了下,眨巴眨巴一雙大眼睛,指著財主和賬房先生說:“順著念,賬房先生經常用,倒著念,財主常思念,我盼望上下來撥動,你們倆,光說不動彈。”財主和賬房先生見難不倒牛娃,只好垂頭喪氣地把工錢給牛娃。
你能猜出財主和賬房先生還有牛娃的謎底嗎?
《牛娃猜謎勝財主》謎底:算盤)
(《東坡全魚救少游》謎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