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陽經濟開發區雙廟社區這片土地上,丹陽經濟開發區雙廟社區黨總支書記談善根正以他感人的公仆心和熾熱的工作熱情實踐著做一名“三個代表的帶頭人”的崇高追求,帶領社區黨總支、居委會一班人(聶國強、聶志明、周建瑞、馬書仙),把雙廟社區建設成社會主義和諧新社區。
剛剛過去的2006年,對于雙廟社區是致力創新的一年、務實奮進的一年、再攀新高的一年。為了在“十一五”中開好局、起好步,雙廟社區在以談善根為“班長”的兩委領導班子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強黨建工作,完善居民自治,抓好精神文明建設,使各項工作繼續走在全開發區前列,并保持“丹陽市文明社區”光榮稱號。
群雁齊飛頭雁領。雙廟社區在2006年之所以能出現經濟迅速發展、居民人均收入繼續提高,各項工作齊頭并進的好局面,都是該社區黨員干部在和諧社區建設中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骨干帶頭作用的結果。作為黨在社區最基層組織的領路人,社區黨總支書記談善根始終認為,社區黨總支的最根本任務就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帶領全體居民從小康生活向現代化邁進,為此,該社區下了三步棋,第一步棋,緊抓經濟發展第一要務不放松,實現跨越發展;第二步棋,建設一流黨員干部隊伍,做富民強區的領頭雁;第三步棋,構建和諧社區,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通過一年的努力,全社區呈現出科學發展的勃勃生機,弘揚著團結進取、破解難題的精神風貌,全社區上下以振奮堅定的姿態,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在“爭創一流業績,構建和諧雙廟”中大有作為,讓雙廟插上騰飛的翅膀。
歲末年初,我們前往雙廟社區采訪,被圍繞社區的寬敞、平坦的水泥路深深吸引。當談善根書記面對我們的采訪時,他清晰的思路、開闊的眼界,他的創新思想和開拓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我們。
提起談善根,雙廟社區的干群贊不絕口,他們用兩句話評價他:和諧發展的帶頭人、為民服務的貼心人。
“我的事不值得吹乎,幾十年來我就記住一條,發展是硬道理,要用自己的行動發展集體經濟,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把雙廟社區各項工作搞好,上無愧于黨組織的信任,下對得起老百姓的期盼。”談善根十分謙遜地說了這一番話。
了解談善根后,我們被他的頑強拼搏精神所感動。按常規說他有個幸福的家庭,孩子們有出息,妻子很賢惠,不必在摸爬滾打幾十年后仍然苦干。可是為了雙廟社區發展大計,他仍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地工作著,用自己的行動為社區居民謀利益辦實事。
“一個共產黨員,總得對人民有所貢獻。”這就是談善根的追求。多少年來,談善根為黨的事業、為父老鄉親獻出了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為了雙廟社區的振興與發展,談善根視民眾為父母,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兢兢業業,凡事身體力行,廉潔自律,以實際行動踏實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雙廟社區先后被評為丹陽市“五好村”、“財務管理達標村”、“計劃生育規范化管理合格村”、“社會治安安全村(居)”、“文明社區”等。
盡管雙廟社區取得了這么多榮譽,談善根并沒有自滿,而是團結和帶領“兩委”一班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以構建和諧雙廟為目標,去年以來在以下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十分顯著的成效。
一是加快社區經濟步伐,為構建和諧雙廟提供物質保障。“社會主義和諧社區必須是集體經濟發展,居民生活富裕的社區,不能滿足居民對物質生活的需求,就談不上建設和諧社區”,這是雙廟社區“兩委”一班人的共識。他們把發展社區經濟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來抓。在具體實施中,他們結合社區實際,不斷解放思想,大膽開拓創新,對已改制企業不斷完善經營管理的同時,想方設法盤活社區閑置資產,優化投資環境,提高服務質量,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與此同時,針對社區土地資源緊缺等不利因素,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快速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對于云陽眼鏡市場等一批第三產業,他們繼續建設好、發展好,在此基礎上,在鞏固發展現有第三產業的同時,以廠房招租為載體,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鼓勵創辦和發展私營經濟。通過一系列舉措,社區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2006年全年社區總量達1個億,工業增加值2000萬,完成利稅600萬,三產增加值6000萬,引進外資100萬美元,社區可用財力達220萬。社區集體資金的繼續增加,為打造和諧雙廟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保障。
二是黨建工作富于創新,為構建和諧雙廟提供了組織保障。為適應原村黨支部演變為社區黨總支的體制,社區黨總支進一步開創以社區組織為核心,全體黨員為主體的黨建工作新局面。其做法一是不斷擴大黨員在社區基層工作的覆蓋面,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工作影響力、滲透力。為了加強黨員的分類教育和管理,他們按統分結合的辦法,有針對性地把直屬黨員、流動黨員、外地遷入黨員等都納入社區黨組織和群眾零距離的長效管理體制。二是廣泛開展黨心連民心、親情進萬家等活動,進行黨員的黨性鍛煉,提高黨員的黨性修養,充分發揮黨員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引領群眾共同推進和諧社區建設。
三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為構建和諧雙廟創建文明環境。雙廟社區黨總支一班人在抓好社區經濟發展和黨建工作的同時,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他們以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通過普法教育、創建平安社區、創建計劃生育示范村、創建無毒社區、評選“十星級文明戶”等一系列活動,在全社區營造“三熱愛”“講三德”的良好氛圍。結合精神文明建設,他們把為社區居民辦實事作為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工作來抓,一年來主要做了八件實事:一是繼續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搞好清潔家園、美化環境活動;二是積極盤活雙廟的閑置土地及房屋,申請協商征用三五組土地30畝;三是建設標準廠房3000平方米;四是做好雙廟工業園區的搬遷和加油站的遷移工作;五是做好老大隊部1000平方米的對外招租工作;六是對眼鏡市場實施改造擴征,增加收入;七是做好云陽眼鏡市場和貢潘組的二期拆遷工作;八是努力減輕群眾負擔,社區繼續承擔支付原村民的合作醫療、保險費、大病統籌和契約式治安保險費、獨生子女費和孩子上學的車輛補貼費,女55周歲、男60周歲的生活補貼費240元。通過為民辦實事,社區黨總支一班人在干部居民群眾中樹立起良好形象。社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取得顯著成效,社區文明程度不斷提升,為構建和諧社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文明的環境。
通過一年來的努力,社區經濟發展,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社會治安穩定,富民強區奔小康的進程不斷加快,向打造和諧雙廟邁出了成功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