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德國漢學家顧彬先生:
您作為國際漢學專家,不遠萬里地關注中國的文學事業。盡管您說“中國當代文學就是垃圾”,大發“一代不如一代”的慨嘆,我還是要向您致以真誠的謝意。(2006.12.12廣州日報)
但您認為,“德國到處都有作家,他們代表德國,代表德國人說話,所以我們有一個德國的聲音”,這未免有點兒自矜和傲慢。所謂“中國的聲音在哪里呢?沒有,不存在。中國作家膽子特別小,基本上沒有。魯迅原來很有代表性。現在你給我看看有這么一個中國作家嗎?沒有。”我以為,則失之偏頗、淺薄和油滑。
想我煌煌中華,泱泱大國,當代作家數以萬計,每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數以千計,您竟熟視無睹,目空一切,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實,您雖是一個漢學家,即使耗盡終生,于中國當代文學而言,皆不足以登堂入室,竟何德何能大放厥詞。有道是,有來無往非禮也。作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中國作家,亦感到很有責任為您解疑釋惑,指點迷津。我不得不正告您:
“中國的聲音”在歷史的深處。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尤其是封建制度數千年余詠不絕,得益于文治武功的歷代皇帝老倌。無論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哪一個不愛我中華,不愛民如子,不文韜武略,不清正廉潔,累得吐血——文字獄算什么,誅三族滅九族又有何妨?橫征暴斂,苛政猛于虎,可以忽略不計嘛;民不聊生,水深火熱,也全當是盛世中的飄絮飛鴻;至于殘暴專制,改朝換代,血流飄杵,人口驟減,山河破碎,亦是大德中的微瑕。惜乎帝制時代尚未有電視、網絡問世,不足以彰顯帝王風范,張揚圣上洪恩。而今,中國當代作家既得現代出版傳播之便利,必得發掘歷史古董,以回春妙手起死回生,讓歷代帝王、皇后、嬪妃、忠臣、良相之英姿神勇、德政風流盡現于當代熒屏。即便是十惡不赦的無道暴君,我輩妙筆生花,歌功頌德,定能化腐朽為神奇。君不見,帝王影像,權謀文化,后宮秘史,早被演繹得淋漓盡致,登峰造極,作為當代文學的黃鐘大呂“不盡長江滾滾來”,且將讓它“再活五百年”。何況戲說歷史,既不會被指虛構不實,亦不至惹上名譽官司。凡對中國當代文學不抱成見者,理應聽到這震耳欲聾的聲音。
“中國的聲音”在財富深處。雖說俺們還是發展中國家,但財富卻是空前地豐富了,這是令世界矚目的事實。僅公民儲蓄就高達三四萬億。在中國,最活躍的是財富排行榜,最牛氣的是財富人,最能吸引眼球的是財富話題,最讓人垂青的是財富傳奇,最讓人饞涎欲下的是財富奢華。作為作家,自然要傍財富,寫財富,為財富人樹碑立傳。哪管這財富的第一桶金是黑的,第二桶金也是黑的,至今那桶金依然是黑的。哪管它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千金買笑,金屋藏嬌,一擲萬金,偷稅漏稅,為富不仁,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當代文學甘愿捉刀代筆,涂脂抹粉,樂為效命,甘為驅策。您可以說,中國當代文學成了財富的跑馬場、冒險家的樂園。您不能不承認,我們正奏響財富時代的最強音,就是要讓世人看一看,中國也富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中國的聲音”在欲望的深處。俺們的孔圣人說,食色,性也。連您表揚的魯迅先生也稱,不滿是向上的車輪。不滿者,欲望也。被存天理滅人欲的程朱理學禁錮了千百年的中國老百姓,今兒終于可以暢談色欲情欲物欲利欲,揚眉吐氣了。什么三角戀、婚外情、同性戀,奔來眼底;什么豐乳肥臀,就是想跟你上床,天亮就分手,齊凝筆端;什么莊之蝶,小村之戀,有了快感你就喊,盡顯風流。您可以說,欲望是色狼,當代文學則是伴娘;強奸是時尚,當代文學就是皮條客;亂倫也瘋狂,當代文學就是在這列欲望號列車上,我們還有“下半身寫作”、“咸濕文學”、“叫喊文學”——搖旗吶喊,遙相呼應。更可貴的是,當作文學家們樂此不疲,我墮落,我快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
“中國的聲音”在——紙短話長,不覺洋洋千言,就此打住。倘若還有什么疑惑,仍不妨來函咨詢,當做到有信必復。最后寄望于您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即頌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