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集體經濟利益,村委會將一片荒山先后承包給兩個人,沒想到惹出了麻煩:先承包者持采礦許可證要采石灰石,后承包者持公證承包合同要在荒山上搞養殖。面對這“一山難容二虎”的尷尬局面,雙方當事人如何維權?法院又該如何處理?請看——
“一山二嫁”埋下隱患
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鎮王家溝村交通條件落后,但石灰石資源豐富。1999年12月,該村四組村民張行峰與當地村民委員會簽訂了合同,準備將來開采石灰石賺錢。該合同約定。張行峰免費承包村民委員會范圍內所有的荒山,期限為30年。合同簽訂后,張行峰由于其他原因,當時并未進行采石,致使該承包合同處于暫時擱置的狀態。
王家溝村四組、五組有一塊荒山(屬于張行峰承包范圍之內),整體連在一起,面積大約13公頃。2002年11月,登封市農民李振強相中了這塊荒山,經過一番考察,最終準備在荒山上養鹿。當地群眾聽說有人要承包這塊毫無經濟價值的荒山,都很樂意,因為這樣可以分得一筆錢。經過集體協商,王家溝村委和第四、第五村民小組將這塊荒山以50年的承包期、6000元的承包金承包給了李振強,李振強則一次性付清了6000元的承包金。為穩妥起見,雙方還到登封市公證處對該承包合同進行了公證。然而,李振強并沒有立即在荒山上養鹿。張行峰、李振強與村民委員會之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三方均都相安無事。
利益沖突對簿公堂
近年來,當地經濟形勢明顯好轉,建筑行業興旺發達。公眾對石灰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多。張行峰斷定開采石灰石的時機已經成熟。于是,他就拿著村民委員會1999年12月和他簽訂的承包合同書,向登封市礦產管理局申請辦理采礦許可證。登封市礦產管理局經過審查,于2004年12月為其辦理了石灰石采礦許可證,允許張行峰在田家溝村民委員會所轄的范圍內開采石灰石。
2005年12月,張行峰在未與李振強協商的情況下。首先在李振強承包的那塊荒山范圍內開采石灰石。
面對自己利益受到嚴重侵害的境遇,李振強很是憤怒。
在多次與村委和張行峰協商未果的情況下,2006年8月,李振強一紙訴狀將張行峰告上了法庭。請求法院判令張行峰停止侵害,并賠償自己有關經濟損失。
法院判決停止侵害
因本案涉及兩份合同書、一份礦產許可證、一份公證文書,為慎重起見,法院在審理本案的過程中,分別對上述幾份關鍵性證據進行了審查,并作了仔細認定。
關于被告的荒山承包合同書問題,法院認為。該合同書簽訂的主體符合法律規定,但該合同書簽訂的過程不是十分完備。因為當時在合同書中,村委會對被告承包荒山的范圍約定得非常籠統,對采石時如何對村民委員會進行補償也沒有約定。更令人難以信服的是,該合同簽訂后好長一段時間內,被告根本沒有從事開采活動。由此可見,該合同的權利和義務的約定不明是該合同的主要缺陷。
法院同時認為。在本案中,原告維護自己的承包權利沒有任何過錯,被告在擁有合法采礦權的基礎上去實現自己的目的也沒有什么不當。按照常理,原告要承包荒山上的土地,難免會影響到被告的采礦,被告的采礦當然也會影響到原告的荒山土地承包,原告承包養殖也好,被告承包采礦也好,都應當對自己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予以妥善的處理。可是在本案中,被告與村民委員會簽訂的承包協議在前,原告與村民委員會簽訂的承包協議在后,原告與村民委員會簽訂協議時,被告對原告的承包行為是非常清楚的,被告同時也應當考慮到,原告的承包行為會影響到自己的利益,應對原告的承包行為予以阻止或者提醒原告作出補救的辦法,但被告在明知有可能發生沖突的情況下而不阻止,反而在原告的承包合同上簽字,同意讓原告承包荒山的行為應當是一種過錯,可以說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故被告對自己的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同時,被告只顧自己的利益,而對原告造成的損失,應當認定為侵權。
另外,被告雖然對荒山內的礦產擁有合法的采礦權,但因礦石是埋在地下的,在采礦的過程中難免要和別人發生聯系。因此,被告只要在采礦時妥善處理好這方面的關系。在不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條件下,其采礦行為才能順利進行,政府為其頒發的采礦許可證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但本案被告并沒有做到這一點。
法院同時指出。在本案中,盡管原告沒有把村民委員會列為被告,可村民委員會也是有責任的。村民委員會“一女二嫁”,在同一塊荒山上,在同一時期,讓原告去搞養殖,又讓被告去采礦,這才是兩方發生爭執的癥結所在。據此,2006年10月20日,河南省登封市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最終認為,被告在本案中既有過錯,同時也構成了侵權,原告要求被告停止侵害,理由正當,證據充分。應予支持,被告應當停止對原告的侵害。被告要想行使自己的采礦權,應當對原告的損失作出妥善處理后方能繼續進行采礦。對于原告提出的賠償損失的請求,因原告沒有向法庭提交證據,法院不予處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被告立即停止對原告的侵害。
判決書送達后,雙方當事人均沒有提出上訴。(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郭叢生岳青峰郵編:45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