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是一名在校大學生,來自農村,家庭貧困。兩個月前,村里的部分土地被征用后獲得了一筆補償款。村委會按每人1800元的標準進行了分配,但以我系在校學生的戶口已遷出為由,把我排除在分配對象之外。請問:在校大學生能享受征地補償款嗎?
讀者 倪紅
倪紅讀者:
農民承包的耕地,具有社會保障功能,是保障農民口糧和經濟收入的基本生產資料。農村學生進入大中專院校學習,沒有獨立的經濟收入,土地收益無疑是農村學生完成大學學業最重要的經濟來源渠道。正因為此,國家有關政策規定,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在校就讀期間,不管戶口是否遷出,其承包地都可以繼續保留。
征地補償費的補償對象為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戶口”是判斷某人是否符合某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一般標準,但并不是唯一的標準。你入大學就讀后,你的戶口雖已遷出,但你的承包地仍然繼續保留,包括你在內的你的家庭仍然與村集體之間存在著土地承包經營關系。若土地未被征用,你的家庭能夠通過經營承包地獲得收益作為你上大學的費用,土地若被征用,你的家庭喪失了經營承包地獲得收益的機會,而又不能獲得征地補償款,這顯然與《農村土地承包法》和《土地管理法》的立法精神相違背,因此,你仍可視為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一員,應當享受行政補償款。此外,從保護國家發展教育事業、鼓勵培養高層次人才的角度考慮,也應保護大學生對行政補償費的分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