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農村女青年,尤其是外出打工的農村女青年,許多人在外超負荷的工作,加上工作、衛生條件都相對較差,發生婦科炎癥的情況較多。發病后到醫院治療又往往難以承受高額的醫療費,只好到藥店買點藥自己治療,在她們當中,由于用藥不當或治療方法欠科學引發更為嚴重疾病的情況很普遍,甚至有些人不但病情加重而且還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本期特介紹這方面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女性朋友有所幫助。
1.亂用藥,炎癥會加重
女性易發陰道炎,尤以霉菌性陰道炎更為多見。若不及時治療,炎癥上行,容易引起宮頸炎和盆腔炎。現在,不少女性自己到藥店買藥治療,由于沒有藥病對癥,容易引起病情反復,難以根治。
2.洗劑型,別迷信“一洗了之”
不少女性覺得婦科疾病可“一洗了之”,其實這種認識是很片面的。患了婦科疾病,應在醫生指導下,針對引起致病菌的種類,局部或全身應用抗生素。選洗液時,要認準洗液是健字號還是藥字號,如是婦科炎癥急性發作,建議選擇藥字號。另外,要認準洗液的酸堿性。霉菌性陰道炎應該選用堿性洗液。滴蟲性陰道炎則應該選用酸性洗液,如醋酸洗必泰。還有,洗液使用時間別超過標準的療程,而且沒必要天天都用,只要在分泌物多的時候清洗一兩次即可,女性陰道為酸性環境,有自凈作用。如果長期用堿性肥皂或藥物清洗下身,反而會殺死對身體有益的陰道桿菌,使局部抵抗能力下降。
細菌性陰道炎:10%~40%患者臨床無癥狀,有癥狀者的主要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有惡臭味,可伴有輕度外陰瘙癢或燒灼感。分泌物呈灰白色,均勻一致,稀薄,黏度很低,容易將分泌物從陰道壁拭去。用藥一般選用雙泰唑。
真菌性陰道炎:陰道內有白色豆渣狀分泌物。多選用達克寧或益康唑治療。
慢性宮頸炎:有白帶增多現象,通常為黏稠的黏液或膿性黏液,有時分泌物中可帶有血絲或少量血液,也可有接觸性出血;腹部、腿部疼痛。需要進行醫學檢查才能確診,治療上除了使用抗生素外,還需要綜合性的治療手段,應在醫院治療。
3.遵守療程,不要濫用抗生素
很多女性喜歡口服頭孢類或紅霉素類抗生素,一服便是半個月以上。其實,這類藥物一般服用1周左右即可,長期服用會破壞腸道菌群,導致腸道內霉菌大量滋生,致使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療。
大多數女性進行自我藥療時,不遵守療程,判斷療效往往憑主觀感覺:以為沒有癥狀了、白帶正常了就是病好了,于是趕快停藥。其實,對慢性盆腔炎患者來說,往往癥狀減輕了,就可以停止藥物治療。但其他的婦科炎癥,治療有一個較為嚴格的“療程”概念。以常見的霉菌性陰道炎為例,因為有比較典型的癥狀:一是發作前大多有誘因,如工作勞累、出差、伴有糖尿病等;二是會出現特征性的豆腐渣樣白帶。一般癥狀減輕后要連續復查三次白帶,只有一切正常后才算恢復正常,方可停藥。很多女性治療時見好就收,霉菌感染大多還會再次反彈。
一般,霉菌性陰道炎的治療規范為:首發的或者偶發的患者,宜進行口服藥和陰道栓劑的抗霉菌治療,治療療程為一周;難治性復發性感染,一般在月經過后用藥1~2周,持續3~6個月;慢性宮頸炎治療療程為1~2周;滴蟲性陰道炎療程大約為1周。
最后提醒女性朋友,亂用藥不但于治療無益,還會造成對藥物的依賴,如遇炎癥反復發作,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并在醫生指導下安全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