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提著菜籃子來到菜市上,大筐小筐又鮮又嫩的各種蔬菜令人眼花繚亂。小心翼翼地挑來選去,還是不能稱心如意。一種淡淡的憂傷感油然而生,記憶中那些香甜爽口、讓人回味無窮的蔬菜,我怎么也買不到。
十多年前,我剛師范畢業(yè),被分配到一個邊遠而落后的山村小學教書。學校是簡易的磚木結構,窗子未裝玻璃,橫七豎八地釘上幾塊木板。距學校幾百米有一條狹窄不平的公路,不通客車,幾輛拖拉機十天半月才跑一趟。公路源頭有一個集市,平常見不到人影,到趕場的時候卻非常熱鬧。雞蛋七八分錢一個,買雞不用秤稱,肥雞六塊錢一只,又瘦又小的老母雞兩塊錢就能買到一只。但集市上看不到蔬菜的影子,這里的村民沒有賣蔬菜的習慣。
學校沒有食堂,幾位住校的老師上完課后,還得上山拾柴煮飯吃。我是這個學校唯一的女老師,輪流在幾名男老師那里吃了幾頓飯后,在他們的熱情幫助下用磚塊搭了一個簡易的小火爐,開始自己學做飯吃。濃煙常常嗆得我淚如雨下,好不容易把飯煮好,卻沒有蔬菜,問一位正在煮飯的老師,他安慰我說:“你剛來,還不熟悉情況,等混熟了就會有學生家長給你送菜,但不多,自己還得親手種一部分。”我感到十分委屈,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教會了我讀“鋤禾日當午”這首唐詩,然而卻從未教過我怎樣種地。在我的神經(jīng)快要崩潰時,這位好心的老師慷慨地送了我一籃子蔬菜,雖然談不上新鮮,有的菜葉已經(jīng)開始發(fā)黃,我卻如獲至寶,節(jié)節(jié)約約地吃了好幾天。
幾天后的一個早晨,我剛一打開門,就有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手里抱著一棵大白菜站在門外,兩只小手凍得紅紅的。這個小男孩的出現(xiàn),仿佛久旱后的甘霖,當時我那個高興勁兒至今仍記憶猶新。從此以后,開始有學生給我送蔬菜了,但不多,吃了上頓無下頓,因此,我常常口腔潰爛,牙齦也經(jīng)常出血。后來我發(fā)現(xiàn),對工作越負責任、越愛護和關心自己的學生的老師,收到的蔬菜就越多。于是,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教書育人上,無論鉆研教研、備課、批改作業(yè)到課余輔導學生、家訪等都是兢兢業(yè)業(yè),終于捧回了一張又一張優(yōu)秀教師獎狀,同時也有了吃不完的蔬菜。我把吃不完的蔬菜通通分給了別的教師,惹得他們對我好生羨慕。我的心里滋生出一種美美的滋味,終于嘗到了努力工作的甜蜜,開始真正地愛上了自己的職業(yè),愛上了那些單衣薄裳流著鼻涕的學生,愛上了這塊貧瘠而催人向上的土地。
兩年后,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那些天真活潑的學生,離開了那塊讓我初涉人生的土地,來到城里工作。從此,我再也沒有為吃蔬菜而憂慮過,距我家不足百米的地方就有一個大菜場,隨時可買到不同品種的時令蔬菜。盡管我每天都提著一個大菜籃早早來到菜市場上精挑細選,可總覺得買回來的蔬菜不如當年學生們送的蔬菜好吃,那些凍得發(fā)紅的小手給我送的老南瓜、老白菜、老蘿卜……總是讓我吃得津津有味,至今回想起來還讓我垂涎三尺。
多年來,這些用錢買不到的蔬菜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努力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