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收到幾位讀者的來信,其中有封遼寧女孩寄來的,她說,早讀過我寫的詩,以為我是三四十歲的人了,直到現在才知我們是同齡人……信寫得很友好、感人,也很真摯。讀著她的信,翻開這兩年多來發表的剪貼本,思緒不由飄向了我那遙遠而又清晰的文學夢。
初學寫作,正讀初一,盡管當時還不是很會舞弄文墨,但還是在一家雜志發表了一首小詩。也許是受于是之“心著諸竹帛者皆為文學”的影響。那時,我的腦海里便有過長大要當作家的念頭,只是念頭而已,但是這個念頭是持續不斷的,有時像潮水一樣,浸濕了我少年的天空。隨著自己考入了一所遠離家鄉的中學,我也就離開了那片寂靜的土地,那些孤獨的茅草屋。到了喧囂的城市,才發現我只是文學原野上的一株自生自長的稚嫩的小草。
但我仍堅持著,熱愛著文學,每逢周末,在別人陶醉在熱鬧之中的時候,我便獨坐窗前,筆尖觸紙,沉浸到表面浪靜風平內心卻波瀾起伏的寫作之中。有時靈機一動,文思泉涌,下筆千言,一揮而就。但多數卻是為尋找一個合適的題目或找到一個恰當的字眼,而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往往嘔心瀝血成一小文,再經三遍、五遍地推敲、修改后,方才定稿。
平日里,我總是默默地去翻找那些投過稿子的報刊,倏地得知自己的文章刊登的消息或收到樣刊時,一股沖動的血液便立時涌上來,不管自己的文章被安排在什么位置,只要登有自己的文章,我就會將其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細細品讀。但有時候一連投出十幾篇稿子,篇篇都如風箏斷線,這時我就更要求自己多讀、多寫、多積累,才不至于讓人生出現更多的這種尷尬。
幾日前,學校大休,閑著沒事,背著畫板逛街。恰遇初中時對我一向很看重的語文老師,他遠遠地向我打招呼,問我最近又有幾篇文章發表,我一時愕然,真怕有一天辜負了師長對我寄予的厚望。
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這兩年多來我一直在為自己的文學夢而孜孜不倦地奮斗著,盡管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寫作,但是沒有多大進步,反而倍感心酸。
文學道路、人生道路都還很長,或許我在文學道路上將默默無聞,但我從不后悔自己執著地追求過文學,因為文字鑄就了我不羈的性格做人的哲學。繆斯跳動的音符,是我心中的希望。在這條路上我將繼續前行,盡管我至今仍很幼稚,行囊空空,一無所獲。在昏黃的燈光下,為了能給多彩的人生寫下欣慰的紀念,我會默默筆耕,默默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