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在去年陽春三月第一天的下午離開人世的。就在她突然去世前三天的下午,母親還見了我一面。不過,并不是我從近2000公里以外的北疆邊防回到了她的身旁,而是我在電視屏幕上,她老人家在省城剛搬進去半年多的新房子里。
前年年底,我奉命到內蒙古一個邊防軍分區工作,這里邊境線長,毗鄰俄蒙兩國。到任后,我忙于熟悉環境,了解情況,盡快進入角色,春節也是在邊境一線過的。其間,我多次打電話給年邁的母親,告訴她等到春暖花開,我對新單位情況熟悉了,一定抽時間回去看她,母親答應得好好的。每次還是那幾句話:“我挺好的,能吃能喝;家里挺好的,什么都不缺。你忙你的吧!做好部隊的事,別總掛著家。”但在她的話音里,我能聽得出母親盼兒回家的急切心情。當兵30年,父母從未因家事給我發過電報、打過電話催我回家,都是囑我好好工作,為國效力。只是上了年紀后,每次回家離開時,老人的目光里總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有時還要輕輕地問上一句:“三兒,下次什么時候回來呀?”
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軍事頻道的幾位記者來部隊拍攝《內蒙古邊防紀事》系列片。他們穿林海、跨雪原,不辭辛苦,采擷了不少生動感人的新聞素材。僅在我們分區部隊就攝制了10多部新聞專題片。
軍事頻道的張記者在節目播出前,給我發來短信息:“今晚7:30軍事頻道播你們邊防的新聞片,有你的鏡頭,注意收看。”接到信息我就給妹妹打了電話,讓她幫助母親收看有我鏡頭的新聞,以解除老人家對遠方兒子的思念。過后妹妹來電話說,那天晚上,母親吃完飯就端坐在沙發上了,連每天必看的天氣預報也不看,就讓妹妹把電視調到了軍事頻道。老人家像每次我要回家前那樣,神情有幾分不安,又有幾分期盼,眼睛一個勁兒地盯著電視屏幕。我們那個節目滿打滿算也就兩分鐘時間。看過之后,她便自言自語嘮叨著:“怎么這么一會兒就完了,俺還沒看夠呢!你三哥那里可真冷啊,戴著大皮帽子還凍成那個樣子。”接完妹妹電話,我又有些懊悔:不讓母親看,擔心她惦念;讓她看了,可能更增加了牽掛。還真是一個兩難境地呢!
轉眼到了2月底,張記者又給我打電話,說央視要在2月26日下午的新聞頻道重播有我鏡頭的那條新聞,一種對母親的思念之情促使我又給家里打了電話,讓母親屆時注意收看。
妹妹來電話了,告訴我母親又在電視里看到我了!她又看到自己當兵的兒子了!她也不懂得什么首播重播,而是高興地說:“看著這次比上次好!三兒好像胖了,他那兒也不那么冷了……”她一邊念叨,一邊掏出手絹擦著眼里涌出的淚花。母親老了,眼睛不好使了。
三天后的3月1日下午4時許,81歲的母親突發心臟病,倒在了她經常坐著看電視的沙發上。
臨終前,她總算和我見了最后一面,是在電視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