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好漢一百零八位。能一個不落記全了這份名單的讀者,不多。可是,西門慶這個人物,大概都不會忘了。
西門慶是什么人?一個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的大流氓。一般說來,大流氓都有錢!沒錢的流氓在街上叫混混兒、叫地痞、叫小流氓。他們或許只能吃一個村、或者一條街、或者一條胡同。有錢的大流氓叫黑惡勢力!他們可能要控制一個城市。西門慶不是控制了陽谷縣城么。
讀者的視野里應該有兩個西門慶,一個是《水滸傳》中的西門慶;一個是《金瓶梅》中的西門慶。《金瓶梅》是禁書,可以不談,只談《水滸傳》中的西門慶。
按照“人之初,性本善”的人生的成長理論,西門慶剛剛生下來時,或許也是一個招人喜愛的大胖小子,如果沒有機會,未必就是那個后來惡貫滿盈的西門慶。之所以發展成為后來的罪惡,大概只有一個原因——他有錢!太有錢了。
可以設想一下,如果西門慶沒有錢,他就是陽谷縣城一個蹬三輪車的,他能夠如此作惡多端嗎?他能夠如此膽大包天把壞事做盡做絕嗎?他絕對混不成張牙舞爪這種惡人德性。他沒有這個能量,也沒有這膽量。有句俗話,叫做“錢是英雄好漢的威風”,與之相對的還有一句話,“一分錢難死英雄漢”。這兩句話都是講錢的重要性。秦叔寶落難在王老好的店中,受盡了譏諷冷落,以至于賣馬當锏。也就是沒錢鬧的。換個法說,錢是壞人的膽量。沒有大把的銀子撐腰,西門慶敢滿世界胡作非為嗎?肯定不敢?
西門慶的出場,是武松引出來的。武松在景陽崗打死了一只老虎,被縣里表彰。作為優秀人才,被陽谷縣破格錄用了。分配到縣公安部門任職了。很快,有位外地民工找上門,誰呢?武大——武松的同胞哥哥。兄弟相會,自然是格外一番親熱。武松還是單身呢,武大郎的住宅面積也很大。武松就搬到哥哥家里去住了,為的是多跟哥哥說說話。武松也沒有想到,哥哥竟然娶了一個漂亮的嫂子潘金蓮。武松更沒有想到,這潘金蓮是個水性揚花,后來感情出軌,跟城里的大款西門慶好上了。這一下,就要了武大郎的性命。末了,鬧出武大郎的人命案,武松就把西門慶和潘金蓮給殺了。《水滸傳》上的西門慶,就是這么個故事,站在小說創作的思路去想,作者應該就是為了塑造武松這個人物,才費盡心思編織了一個這樣的情節。也就塑造了西門慶這樣一個與武松對立的人物。施耐庵先生是一個寫故事的高手,武松替兄報仇這個情節寫得十分曲折,引人注目。藝術原則是,與英雄對立的人物越強大,英雄人物才越有感染力。于是,西門慶成了家喻戶曉的一個流氓惡棍和反面典型。
如果拋開《水滸傳》給予的情節,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我得出的結論應該是:惡人不能生下來就是惡人。人的成長變化是有條件的。如果西門慶就是一個窮光蛋,他絕對不可能去勾引潘金蓮,他也不敢招惹武松。老戲文里說:“錢是惹禍的根苗。”
下邊說一個現代版的西門慶。前幾天看到一則東北富人的真實經歷。此人欺男霸女,草菅人命,被槍斃了。原來他是一個農民,姑且叫他東門慶吧。東門慶性格老實,好脾氣兒,跟老婆從來沒有吵過架,跟街坊四鄰也沒有紅過臉。趕上政策開放了,他心眼兒活泛,開始倒賣土豆。東北的土豆好吃啊,他就掙錢了。后來,又在河北承包礦山。一來二去,東門慶就發了大財嘍!有了錢的東門慶性格大變。先是把老婆休了,娶了一個年輕的。沒過兩年,不新鮮了,再換,娶更年輕的。十幾年過去,他先后換了七屆老婆。此后改為“包二奶”。蓋了一棟豪華的六層別墅,一層養一個姨太太。這六個姨太太來歷也都不一樣,有的羨慕他有錢,主動投懷送抱的。有的則是東門慶從大街上直接搶來的。五姨太就是這么弄來的。有一次,東門慶在街上吃飯,看到了一個年輕的漂亮女子,就是后來成了他五姨太太的那位。他動上心思了,找手下人去打聽,結果人家剛剛結婚。他不甘心,找到那男的,當場拍下了一百萬:“小子,想要錢么,50萬,把你媳婦讓給我。”趕上那男的是個財迷,拿了這50萬,趕緊離婚。可那女的不愿意嫁,他就派人盯著,只要有人給那女的介紹對象,都讓他給擋了。女子沒辦法,只好當了他的五姨太太。
這是講他欺男霸女。再講他橫行鄉里。中國人講究衣錦還鄉,這應該是中國文化。東門慶文化水平雖然不高,可他懂得這個道理。發財之后,他要翻蓋房子,擴大住宅面積。為宅基地的事兒,他跟左鄰右舍打遍了。還把幾個老鄰居打進醫院去了。有人告了他,可是縣里把他當成財神爺了,還指望他在縣里投資建廠呢,得偏向著他。這就更猖獗了。他站在房上罵大街:“都他媽住院去吧。老子有錢,不怕給你們看病!”鄉親們恨得咬牙切齒。沒多久,那家伙終于撞在了槍口上。公安抓,法院審,最后,槍斃!那幾個姨太太,也作鳥獸散。有人說,這都是錢鬧的。
市場經濟迫使得中國體制轉軌,幾千年來,中國人第一次這樣重視利益了;負作用也相伴而生,某個人的社會地位、成功的標志、榮譽指標、身份象征,只剩下了一個:錢!看誰的錢包鼓得起來,鼓得高度首先要超出普通百姓。才算你達到了成功的指標。有人牢騷滿腹地說,有錢的王八大三輩兒。話粗俗了點兒,可是也反映了當代的實際情況。是啊,沒有足夠多的鈔票,誰也西門慶不了。誰也東門慶不了。錢,是滋生妄念的豐厚土壤,也是社會上各種丑惡現象屢打不絕的基礎。對于某些素質低下的中國人來說,錢,就成了他們為所欲為的通行證。
真令人感慨,西門慶也罷,東門慶也罷,最后紛紛落得一個沒下場,說來道去,都是錢兒燒的。他們無一例外地欺男霸女,橫行鄉里,目無法紀,天怒人怨。所不同的是,他們生活的時空各異。可是,錢是能夠穿越時空的。只要人類沒有發展到取消貨幣,錢就會發生作用。錢多了的人,就免不了燒包兒,就免不了牛,就免不了目中無人。個別有錢人,就免不了西門慶東門慶一回。
唉!早知如此,何必如此?既然如此,只能如此。中國的有錢人啊,還是得悠著點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