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刊忠實讀者 楊××
徐滔法律服務信箱:
您好!
2007年2月1日晚8時左右,我駕駛自家車由西向東正常行駛在北京北三環輔路上,突然從路右邊跑出來一位老太太橫穿馬路,由于她離我的車太近,當我反應過來緊急剎車時已來不及了,車子將她撞倒在地。我急忙下車察看,發現老太太已昏迷不醒。我一邊把她送往醫院,一邊將事故報告了交通管理部門。送到醫院后,經搶救老太太還是不幸身亡,我當天支付急救費2000元。
后經交管部門處理,認定我在這起交通事故中承擔次要責任,并讓我承擔老太太的醫療費、喪葬費及死亡賠償金等費用。我為此感到非常不理解,因為我覺得這起事故主要是老太太不走人行橫道,且不看車隨意橫穿馬路所致,而我在這起事故中并沒有什么過錯。
因此我想向貴刊咨詢,我應不應該對這起交通事故負責?如果賠償,我應該賠償老太太哪些費用?
楊先生你好:
首先,對發生這樣不幸的事情表示同情。事故發生后,你及時將傷者送往醫院并向交管部門報告,都是很正確的做法,值得肯定。
交通事故責任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從來信看,這起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老太太不遵守交通法規、隨意橫穿馬路所致,你并沒有太大的主觀過錯。我國2004年5月1日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2條規定:
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應當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后通過。
因此,老太太對該交通事故應負主要責任。
但同時上述法律第67條規定: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入、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入、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入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也就是說,你雖然在事故中沒有主觀過錯,但仍然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法律之所以要如此規定,主要是因為在公路上行駛的機動車屬于高危作業,相對于機動車來說,非機動車和行人屬弱者,保護弱者是法律的重要理念之一。同時,這樣規定也意在加強機動車駕駛者的責任感,即使面對違反交通法規的非機動車或行人,也要盡可能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因此交通管理部門讓你對老太太的死亡承擔一定的賠償費用是干法有據的。
根據國務院頒發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相關規定,你對老太太承擔的賠償項目主要包括:醫療費、喪葬費及死亡補償費。該辦法第37條規定:
損害賠償的標準按照下列規定計算:
喪葬費: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的喪葬費標準支付。
死亡補償費: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計算,補償十年。對不滿十六周歲的,年齡每小一歲減少一年;對七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均不少于五年。
另據第44條規定: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造成對方人員死亡或者重傷,機動車一方無過錯的,應當分擔對方10%的經濟損失。但按照10%計算,賠償額超過交通事故發生地十個月平均生活費的,按十個月的平均生活費支付。
由于你在該起事故中并無主觀過錯,因此,你雖然需要對老太太的死亡給予一定的賠償,但你的責任是應當減輕的,你可以參照上述法律法規的規定,大致計算出一個賠償數額。當然,你與死者家屬之間應該本著化解矛盾的態度,在交通管理部門的主持下調解解決。
另外,如果你的車上了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那么你的賠償費用可以由保險公司在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徐滔法律服務信箱
編輯/李小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