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新學(xué)期開始,老師讓張桐當學(xué)習(xí)委員,而我的成績比他好卻沒被選上。我很不服氣?。ㄐ?/p>
答:想象一下,當初老師在決定之前,會不會作這樣的思考:小濤還是張桐?
兩個人都很優(yōu)秀,不過,小濤的成績更好一些,而張桐的服務(wù)意識和組織能力略強,更適合當學(xué)習(xí)委員。嗯,選最適合的吧。
問:我的同桌并不漂亮,但卻有很多人喜歡她,這是為什么? (林雨)
答:你喜歡什么樣的同學(xué)呢?也許你喜歡漂亮的小李、熱情的小張、刻苦的小王……他們每個人都有令你欣賞的地方。
那么,你的同桌也必定有令很多人欣賞的優(yōu)點,只是,你沒有發(fā)現(xiàn)哦。
問:自上初中以后,我覺得父母親已不是我的知己,而是我的敵人。他們不能理解我。每當我考試成績不好時,父母只知道罵我,不會像其他父母一樣關(guān)心疏導(dǎo)孩子。他們逼我做我不喜歡的事,如每天給我布置課外作業(yè),甚至連春節(jié)也只讓我玩幾天。每次回到家后,我的東西還沒放下,他們就嚷嚷:“快去學(xué)習(xí)!”我的父母總是拿我跟別人做比較,每次都認為我不好,認為我一無是處,他們甚至歧視我,我感到特別自卑,感到太累。每次看“同齡人”欄目,我都很羨慕里面的主人公。我多么希望也有一片自由的天空啊! (懷文)
答:從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你的父母確實不是你的知音,因為他們真的不夠了解你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但是,反過來,你了解他們的想法和苦衷嗎?肯定不,否則你不會說他們是你的“敵人”、他們“歧視”你這類話(沒有父母會這樣看待自己孩子的啊)。你們?nèi)鄙俚氖窍嗷ラg的溝通和理解,知道嗎?
問:不知道為什么,鄰桌近日老和我作對,說話不大友好。為什么? (格格)
答:鄰桌的“反常”可能是一個信號:有話要說,可又不太好說。 根據(jù)這些信號,你可以分析:究竟是他(她)受自己的事情困擾,還是對你有所不滿?對你哪方面不滿?哈哈,弄復(fù)雜了,不如直接找他(她)推心置腹地談?wù)劙伞?/p>
問:父母對我照顧得無微不至,哪怕我想做一點事他們都會阻止,說:“你把成績搞好就行了?!彼麄兊倪^分保護讓我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我真的想為自己作主?。ㄇ仫L(fēng))
答:說服父母給自己一次鍛煉的機會。其實,這“說服”本身就是你與父母平等對話的過程,也是一次鍛煉的機會,不是嗎?相信自己,并用行動證明你的自主能力。
問:我們班的同學(xué)經(jīng)常在一起互相比較,比誰有錢 ,比誰會玩,比誰穿的衣服貴……每到這時,我都會覺得特別自卑!(杜梨)
答:比誰有錢——比的是父母的錢;比誰會玩——比的是怎么花父母的錢;比誰穿的衣服貴——比的還是父母的收入……下次他們再“比較”的時候,你就大聲提議:“我們不比父母比自己,不比金錢比學(xué)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