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個縣,希望與德國一個市結為“兄弟城市”,進而吸引外資,投資建廠。德國人也對這個項目充滿期待,雙方通過國際電話會議的方式,進行了一次意味深長的對話。
開始,中方對德方為什么不親自來中國會談,而采用電視電話會議的方式感到奇怪,但沒好意思細問。
像所有招商會議一樣,中方詳細地介紹了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這個縣的人口、經濟結構和特色行業等;德方也開誠布公地對資金和所要投入的行業在國際上的行情,作了詳細的解釋。但德方對中方的報告深感不解,他們認為,中方的報告很空洞,有75%是在講國家的政策多優惠,改革開放的春風滿地吹,只有25%的內容被德國人認為是“可信和實用”的。而中方也對德方與會人員的構成感到奇怪。中方在看德方與會人員名單時,發現除了該市官員、企業代表和相關專家之外,還有一個烤面包的廚師、一個水管工和一個家庭婦女。
會議進行到最后,是雙方主要領導對話。中方的縣委書記終于忍不住好奇心,問:“我詳細地看了一下貴方與會人員的名單,怎么有些無關人員參加呢?”
“無關人員?”德國市長好奇地問。
“是啊,廚師、水管工和家庭婦女。”
“哦,他們是市政監督人員,沒有他們的監督和市議會的支持,我無權作任何重大決定。”德方市長說,“他們是納稅人的代表,這個項目的決定權,也有他們一份兒,他們還負責監督本次會議是否有舞弊行為,考察我的辦事效率。”
“市長先生,那您為什么不帶人來實地考察一下呢?”
“雖然是貴方主動邀請我們來,而且愿意負責一切費用,但我們也要考慮給貴方的預算帶來的負擔。貴方納稅人沒有義務照顧我們,而且,如果這樣,還可能影響招商的公信力和我們的判斷力。”德國市長微笑著說。
“哦,是這樣……”縣委書記若有所思。
最后,德方熱情邀請中方有空去德國參觀考察,我們的縣委書記一口答應,同時也邀請德國市長有空來中國考察,德國人卻猶豫了一下,沒有馬上答應。
“首先感謝貴縣的盛情邀請,”德國市長說,“但今年可能不行,因為本年度的市政預算沒有這一項,我也不能隨便向議會和市民濫要撥款。但明年,我會把此事以預算案的形式提交議會商議,或者等我不是市長了,也可以自費來中國旅游……”
在場的國人無語。
會議結束了,招商的事情也基本定下來了。在慶功會上,縣委書記悄悄地對縣長說:“德國人真是較真兒,一點不靈活,以后能和他們合作愉快嗎?”
與此同時,在德國一間樸素的會議室里,與會的德方人員正在暢談未來的投資計劃。
“感謝你們的參與,耽誤你們今天的工作時間,相關的誤工補貼將在下個月打到各位的社會福利賬戶上。”市長對廚師、水管工和家庭婦女說。
“市長先生,”那名家庭婦女說,“我對這個投資項目保留反對意見。”
“為什么呢,太太?”
“那些中國官員花錢是否太大手大腳了?他們連本國納稅人的錢都不知珍惜,怎么會珍惜我們的呢?”
德國市長無語。
(摘自《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