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的目光看世界
設計風格迥異的兩組作品分別把眼光鋪設到人文的世界,雖然設計者本人身處紛繁的都市,也或是在過于喧囂的孤獨中他們更是神往遙遠,無論是隱修般靜謐的民間音樂還是呈現世人眼球的戰爭,都在設計師的思考中進入到他們內在的世界,于是,產生了觀點,“人文的目光看世界”,于他們、于眾人都已息息相關
行走的耳朵,到民間去
魏 籽

1《到民間去》
2005年的時候,我去了海南,5月的海灘濕潤而溫度適中,身邊的男友由于過于舒適的海風吹拂而在長椅上打起了香鼾,我掏出畫本,畫了一張他的樣子,給他畫了幾個魚腮,希望能幫助他呼吸。幾個賣熟玉米的海南婦人經過,我香香地獨自吃了兩個玉米,等著長魚腮的大猩猩男友醒過來。幾個月后,我們去了湖南,男友有一套簡陋的錄音設備,是個采集民間音樂的田野錄音愛好者,當我90歲的外公用他金屬質感的噪音唱出那些古老的歌子,我感覺我男友眼睛里冒出了彩色的泡泡,就像田野里的花朵。老外公在山坡上一口氣喊唱了幾十首歌子,唱到男女情事,我們狂笑不止,男復眼睛里溢出的彩色泡泡越來越多,將我們包圍起來,我覺得我們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回到深圳,我用在海南畫的那張大猩猩做了這張海報.送給男友和他的網絡電臺,它有一個古怪的名字一“行走的耳朵”。同時我想祝福那些在田野里工作的人們,盡情享受田野帶給我們的一切感受,包括由它生長的愛情。
2《face2003》
自從2003年我認識了我的好朋友張夢婷,她攝影作品中《環頭腦的綠》,就像疾病一樣傳染了我,從此在夜晚我的皮膚就會來歷不明的變得異樣而又洋洋得意,因為沒有人能看出這個秘密,所以只有通過掃描儀才能記錄下這個僅僅10秒鐘的瞬間。我不能確定,“壞頭腦的綠”是不是可以滲透紙背,傳染到人的手指上.從而迅速蔓延,所以請閱讀此頁時戴上塑膠手套。
3《與畢加索的相遇》
2005年的年底.我在舊天堂書店里坐著等待我的一個朋友的到來,他遲到得很厲害,以至于我將這張畫都畫完了.他還沒有來。我在畫里想象他和我見面以后的樣子,臉上還貼上了ok繃,一定是被我一拳打在臉上,由于打得太厲害,沒有人認得他是誰了,我想了半天,才認出他原來是畢加索。
4《夏天即將過去》

2004年夏天,在深圳有名的嘉年市場里,我擺了個迷你小攤,賣的是五顏六色的太陽鏡和漂亮的平板眼鏡,自己兼當模特,每日一款新潮眼鏡,憑借我的標準臉形樣板look和三寸不爛之舌,生意做得還算不錯,每日擺攤收攤吃盒飯,有空隙時間我就看看小說或者抱著本子在攤前畫畫。我還在市場里撿到一頭黑白相間大擺性感pose的小貓,名喚“毛毛”,一直養到現在。
那段時間認識了很多朋友,他們有些是我的顧客,有些是圍著看我畫畫的人,那一種鬧中取靜的感覺,很像潛水。這張畫畫的是我自己,我喜歡毛毛的眼神,像是告訴我夏天即將過去。
魏 籽
2003年加入深圳市舊天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擁有中國最獨特的唱片品牌:最有個性的書店;最有創意的設計工作室是舊天堂的目標。舊天堂終身致力于世界民族音樂和前衛藝術的推廣,工作包括世界民族音樂和前衛藝術的設計出版發行和策劃各類文化演出活動,藝術展覽等。
由戰爭引發的視覺實驗
方 二
關于這組作品的名稱,他們決定叫做“War is Over”。
當時方二和孟瑾都還在英國,有兩個層面引發他們創作這組作品。
一個是那時他們剛剛完成一本《城市糖果地圖》的涂鴉書,對于所謂的街頭創作,還有將創作的作品跟沒有被有意限制的大眾交流變成他們當時的一個興趣點。所以,在創作“War is Over”時,方二和孟瑾帶著一種興奮又緊張的心情在市區內的街道上擺放如同涂鴉般的到處bomb小兵,將小兵們放置在一些不醒目的角落,并且會有意識的去等待路人的反應,當人們發現他們時,一般都有一種發現寶物般的快樂,甚至是一種兒時記憶的東西在里面。有些人還甚至去摘下來帶回家,這些點滴讓他們有段時間很有動力的去街道上創作。
另外一個,主要是方二和孟瑾利用他們獨特的角度拍攝小兵跟他所處的環境,來展現這組作品《war is Over》內在的涵義。
“那時英國附隨著美國參與伊拉克戰爭,這場戰爭的必要意義一直在英國國內引發爭議,很多反戰的人在大小媒體發聲,自由的輿論環境還有英國的國際觀在當時引發我們很多的思考。所以也因為如此,一開始在選擇物體時,我們選了很多人熟悉的綠色小軍人作為表征。”方二說。
照片同時也是一種記錄,當照片一張張的播放時,它似乎有種故事性的東西在里面,有一種強大的象征的隱喻讓我們去思考戰爭,思考關于未來的和平。
FakeDesian Studio
FakeDesign Studio由方二于2000年在倫敦成立,孟瑾于2004年以藝術家身分加入。旨在推敲藝術與個商業設計之間的灰色界限,是一個以視覺試驗性為主體的創意團隊。
2004年Fake的實驗視覺作品參與英國倫敦The Mall Gallery的69展、CorridorGallery~Woof展、Tank雜志的TankTV。
2005年The Horse Hospital的Urban Tales.Urban Sounds展、Ecompass、Steila Screen的After Dark國巡回展、倫敦設計藝術節的Performance Furniture。另外2005年Fake出版了第一本以中文介紹的街頭涂鴉書,此書并獲誠品書局2006年度之最。并同年在臺北國際藝術村策劃了《Start Making Sense開始言之有物》涂鴉展,邀請到當今最有名的涂鴉藝術家如英國的Banksy和法國的BlekLe Rat等參與展出。
2006年工作室的主要核心定于北京,期間參與的項目有紐約MoMa PSl的“The Chinese Video Now”、北京西五藝術的Replay、德國大眾汽車的Mocart、中國站臺798新項目空間開幕展“Been there.Donethat”和上海外灘18號打眼藝術展等等。
www.Fakedesign.co.uk www.urbanwallpap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