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了2006年第四季度全省產品監督抽查結果,MP4產品的合格率僅為20%。清華同方、魅族等行業品牌均“榜”上有名。
近日,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此次抽查了20個批次的MP4播放器,僅4個批次合格,抽查合格率為20%。艾諾V600、優之星 UT156、YAHOO Y818、清華同方 PWC-V350、魅族 miniplayer 5款系列產品分別位于黑榜前5名。
根據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抽檢,清華同方PWC-V350“標志檢查不合格”、“信噪比不合格”; 魅族 miniplayer“支持的比特率”和“耳機輸出功率”不合格。
同時,山西質量技術監督局公開表明,本次抽查的MP4播放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生產企業片面追求利潤,偷工減料,使用低價、低質的元器件;還有一些廠家“將MP3進行簡單改裝后當做MP4賣”,而其產品實質是“視頻MP3”。
是是非非難有公斷
作為國家質檢部門,對市場上流通的商品進行質量監督,本是無可厚非之事,但是此次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MP4產品的抽查,卻沒有達到肅清市場的目的,被排上黑名單的企業無一“認罪”。
針對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通報,魅族的工作人員透露,魅族從未說過自己生產過任何一款MP4產品,miniplayer的定位本來就是“可以播視頻的MP3”,在很多數碼產品網站也歸屬于“MP3播放器”的欄目中,“實在不知道這兩條罪狀從何而起”。
商品規格型號 標明的生產企業名稱 不合格項目
艾諾 V600 深圳市艾諾電子有限公司 信噪比
優之星 UT156 北京共力永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信噪比
YAHOO Y818 深圳市藍亞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耳機輸出功率、信噪比等
清華同方PWC-V350 深圳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標志檢查、信噪比
魅族 miniplayer 珠海市魅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的比特率、耳機輸出功率等
而同樣被列入黑名單的清華同方也在喊冤,其消費電子事業部品牌推廣部的李先生告訴記者,清華同方相關產品此被上黑名單“完全是產品說明書印刷錯誤導致”,屬于清華同方自己工作上的失誤。他說,因為信噪比目前國家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各個企業都是根據自己產品的最終測定值,然后印在說明書上作為企業公布給消費者的信息。李先生強調說,這次測試的PWC-V350信噪比不合格,并不是不符合標準,而只是與清華同方自己的產品說明書上印刷的數值不相符而已。
至于清華同方頭上的另一條“罪狀”——“產品標識不合格”的原始資料,李先生說清華同方尚未拿到,李先生猜測應該是產品條碼有差錯,“可能是代理商在裝盒子的時候出錯,導致條碼與產品本身條碼不匹配”。他表示,這種問題很難避免,原因是銷售體系會有一些小的波動,“MP3和MP4這種小產品,拿貨渠道很多,掌控很不容易,有時服務會跟不上”,但他表示清華同方會認真對待,以后避免發生此類問題。
雙方發生“口水戰”的焦點是,一方認為對方產品不合格,另一方認為對方的判定產品是否合格沒有依據。
記者電話聯系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從黨委辦公室到監督處不下五六個部門,均被推諉,最后推至負責此次抽檢的孫處長處,但記者連續打了兩天,一直到截稿時孫處長的電話都是無人接聽。不知道這是不是也說明,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自己也覺得自己理不硬,所以“拒絕”本報記者的采訪。
“混亂”呼喚標準出臺
“這是一場扯不清的官司,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歸結到底是因為對MP4產品的界定沒有一個統一的、具有權威性的標準。” 華旗資訊的任先生得知此事后對記者發表如上感慨。
記者從信息產業部相關人員處了解到,MP4的標準目前歸屬在“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的范疇,而任先生告訴記者,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包括音頻和視頻兩種,MP3和MP4是消費者端的俗稱,消費者將音頻的產品俗稱為MP3,視頻的產品俗稱為MP4,大家普遍認為,MP3的主要功能和目的是播放音樂,MP4的主要功能是播放視頻。但實際上這兩類產品的區別可能并沒有這么簡單。
而信息產業部相關人員也表示,將MP4標準歸屬為“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的劃分也不太準確,該人員還透露,目前的這個標準只是規定了一些MP4產品的技術指標,而非對產品進行定義,就像“超薄手機”,多少厘米才算“超薄”,這是沒有標準的。
而就大范圍而言,MP4產品還可歸屬于電子類產品,而國家對電子、電氣類產品的有些指標是有一些強制性規定的,要求必須達到某一數值;但有些指標國家也并沒有規定,只是要求廠商標出其真實指標即可。此次檢測中“信噪比值”不合格的清華同方,之所以并不“伏法”,是因為檢測信噪比會受檢測人員、檢測環境及檢測儀器等外部因素的影響造成誤差。權威標準不出,各地檢測標準不一樣,廠商很難認同。
那么,國家會不會出臺專門針對MP4產品的相關標準,以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呢?據記者了解,相關工作已在進行中。由一些MP4領頭廠商牽頭組成的MP4標準制定工作組早已成立,相關標準草案也已形成半年之久,但為何遲遲沒有出臺,業內推測主要原因是各MP4廠商間由于自身利益存在很大分歧。同樣是MP4標準制定工作組成員的任先生告訴記者,標準草案中寫入了對MP4具體參數的界定,要求MP4屏幕的分辨率(包括視覺分辯率和物理分辨率)都要達到320×240,以區別于現在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視頻MP3”產品,它們的分辨率是達不到這個要求的。另外標準還對屏幕點陣、每秒播放幀數、像素等參數進行了硬性規定,借此將“偽MP4”產品擋在門外。“目前該草案正在整理參數文本,準備發給廠商做第二次意見征集,如果不出意外,春節前草案可以遞交到信息產業部”。
評 論: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標準
IT市場之大、產品之多、技術之高深復雜,使“標準”琳瑯滿目、層出不窮,其實作為消費者,我們關心的并不是“標準”本身,而是“標準”能否使我們享受到高質量、合格的產品。從這個角度而言,國家相關部門對市場上流通的產品進行質量檢測,是令我們拍手稱快的。如果“標準”能起到肅清偽劣產品、凈化市場的作用,也是我們期待和歡迎的。
據說MP4標準之所以遲遲沒有定論,主要問題還是MP4廠商間為各自利益在某些參數的制定上爭執不下,這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
MP4市場的混亂狀況可謂有目共睹,價格從幾百元跨度到幾千元、格式從VCD到AVI,光是分辨率、色彩數、像素、幀數這些專業名詞就足以讓消費者眼花繚亂,更何況要他們去分辨真偽。如果出臺“標準”可以免去消費者的上當之苦,保證消費者買到自己滿意的產品,這樣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制定一個“標準”,并不是凈化行業的根本方法,關鍵還在于一些假冒偽劣產品制造商的良知,也在于政策推進是否有效。(文/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