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好似雜志年,各式雜志前進與倒退并行。在2006有近220多種“新雜志”在市場上流通出售。這220多種雜志集中體現了中國雜志的“特色”——雜志的試、創、改、復、停。這些變化在幾年前都是難以想象的事情,十幾年前當一種或幾種雜志由于某種原因??耍銜腥嗽趫蠹堧s志上大聲疾呼,似乎雜志的停刊就標志著文化倒退了,現在看來實際影響并不嚴重。近幾年來“期刊商家”似乎正常了,誰創刊了,誰改版了,誰復刊了,除了個別人外,大眾沒有過多的關注。
2006年的220多種“新雜志”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多、雜、貴。
多:從2006年1月1日到12月5日這300多天內有220多種雜志“問世”(在筆者手里),在9月28日一天筆者購到12本雜志,在10月9日竟又買到8本新刊,這是在過去的幾年里沒有過的現象。
雜: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雜志,而是種類之廣,什么類型類別的均應有盡有,名字也是千奇百怪,花樣翻新,中文名字在一起的,也有中外文混雜的。有封面上有Logo,版權上沒有的;還有雜志版權頁上只有寫著兩個人打理的雜志;有9月初出版11月中旬的雜志;有一個城市的雜志在不同的地域、地區用不同的名字用相同的合作方式出版、發行的等等,這樣的做法是不會被所有人明白的,非專業人員又沒有掌握識別、辨別、甄別真刊假刊的基本技能,因此一般的讀者不會去關注這些細節的。
貴:過去幾年沒有超過50元錢的雜志,僅有的也大多是有關國際服裝動態類的,還有的是由香港代理的有關建筑類和金融類的雜志,如80元的《金融家》等,但與2006年的高價雜志相比這些都不算“高價”了。在2006年竟然出現了幾種貴刊,一是280元兩本一盒的《總裁》雜志(出過試刊號),他們自稱秉承高檔、高貴、高尚的原則,專為任總裁的人讀的,服務于榮譽、責任和品位,自稱中國第一本定制概念讀本,第一個上流社會雜志。還有一本類似的雜志《商品評介C—TARGET》2006年1月份創刊改制,定價100元,主要介紹高檔奢華商品,給高貴人士讀的,這類雜志其實幾年前就有過多種,但沒有冠以這樣的名字,而是在內容上有所接近,比如上海的《金卡生活》的某一時期,某一階段的雜志,還有陳逸飛當年曾經做過的《藝術家》北京版、上海版等等。還有一本是建筑類的雜志《Domys》國際中文版,定價98元,在建筑類還不算最貴的。
除上面的幾點基本現象外,“新雜志“的分類也逐步向衣、食、住、行等幾方面集中。
衣:幾乎每個雜志都有關于穿衣戴帽,著鞋帶妝等的欄目,如果沒有這個似乎不能構成雜志的主旨,在這里可以在新刊《現代家庭﹒生活》找到,這本由某家網絡游戲公司投資,出了幾期試刊,看上去很美。
食:雜志就有多種,《川菜》、《中國烹飪·滋味》還有提供原材料的《食品商》,有的雜志近幾期沒有看到。喝的雜志2006年更是上市不少,《美食與美酒-國際食品》兼顧吃與喝,《酒尚》則專門論及葡萄酒以及由此帶來的相關文化,還有《新西餐》雜志等。進口的雜志都在拼命上市場,但結果并不太理想,出過的多種雜志到了年底有的已不見芳蹤。
?。?006年還和往年一樣比較多,有了《新地產》,還有各地版。還有《美家生活》是引進海外版權的,還有一本《安家﹒雨露》的雜志,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都有辦事處。
行:主要是汽車類的雜志,已有幾十種,2006年有關越野車的多了起來,如引進的《五環明星﹒越野月刊Overlander 4×4》、《越玩越野﹒越野車》、《4X4 magazine四驅誌》等,還有的汽車雜志中夾帶著有關越野車的內容,有特刊、增刊等,這也許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緣故,對車的要求也要更新換代。
2006年的“新”生活類雜志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其中生育、教育、音樂、體育表現的更為明顯。
生育:有《健康必讀﹒中國孕婦》、《生兒育女﹒完美孕婦pre-mo》、《看世界﹒cookicworld》,從雜志名稱來看,瞄準了優孕、優生、優育等讀者關心的話題。
教育:也可以分為保健類的,如《健康之家》、《健康周刊-看醫生》、《家庭保健﹒知心》,這些大多為改刊、改版而來,價格上都不超過10元,比較有競爭力。還有一類是有關心理健康的如《私房心情》等等。
音樂:除了《音像世界》的改來換去之外,其他的都變正式雜志了,如《Free 音樂世界》,《南腔北調A﹒炫音》,而《音像世界》變成《音樂時空》的“滾石”音樂的內容改變也許最能印證雜志的變化無常。
體育:隨著2008年的臨近,體育類雜志2006年是異常“發達”,《運動與休閑》、《足球周刊》等依舊變來換去,有關其他球類的雜志紛紛面世了,如《新體育﹒羽毛球》、《環球明星﹒跆拳道》、《體育世界﹒酷玩Co-play》等。有新創刊的,有改刊的。當然還有酷玩類,與尺碼鞋幫類雜志有近似,也是講運動鞋、運動衣的,這類雜志近幾年來比較發達,相當有市場。
還有兩本體育的雜志要引起注意,一是《體育畫報》,有“財訊”傳媒集團的背景,二是吸納了各界精英男女,因此出手就不凡,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它有兩種版本,一是上市的,二是不上市的,都有印上去的標志,僅供業內人士閱讀及發行用的,這樣無形中提高了收藏的價值與難度,而《體娛頻道﹒Espn》雜志更是如此,也有海外資金及資源的背景,做過多種版本,每次名稱均有所不同,在市場上找起來很難。
一些有關2008年奧運的雜志也值得關注,如《2008年北京》中英、中法文版,還有一些雜志的專刊,增刊等。
2006年的休閑雜志比較多,比如《夜北京》、《新聞世界-中國演出秀》、《文苑﹒琵雅北京》、《流行色﹒Milk》等,這類雜志大多以《Milk》雜志為藍本,寫盡潮流時尚,介紹各地各層次的衣、食、樂、行等。筆者以為這類的雜志應該長期出下去,任何的時代、時期都需要休閑,而在現在的叫法叫做“閑暇時光”如何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