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的一天,石柱縣城橋頭場附近,武警石柱中隊班長李劍峰熟悉地跨進一間簡陋而整潔的民居,大聲說:“玉珍媽媽,我們來看您來了,祝您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被稱為“玉珍媽媽”的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殘疾音樂教師劉玉珍。12年前,因一場車禍,劉玉珍癱瘓,幾乎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但武警石柱中隊的官兵們始終與她在一起,6屆領導,13茬戰士,他們的愛心接力,讓這位殘疾音樂教師重新站立起來。
突遇車禍,音樂教師的歌聲嘎然而止
劉玉珍是湖南邵陽人,11歲隨家到黑龍江,在北大荒苦讀成才。1990年,她調入石柱師范學校任音樂教師。在石柱,她先后在全國十幾家報刊雜志發表詩歌、歌曲100多篇,1992年榮獲全國首屆歌曲創作歌詞類三等獎,并在全國音樂知識大賽中多次獲獎,受到秋里、吳玲芬等著名藝術家的肯定和指導,著名詞曲家喬羽、詩人石祥欣然為她的歌曲集——《拼搏者之歌》題詞。
為了讓更多的人從音樂中得到快樂,劉玉珍辛勤地工作著,聽說武警石柱中隊官兵喜歡音樂,她多次到警營為官兵免費上音樂課。
正當劉玉珍盡情實現著人生價值的時候,一次突如其來的車禍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1995年10月16日下午,拿著剛出版的個人歌曲專輯《拼搏者之歌》,劉玉珍興高采烈地回家,不幸被一輛車撞上,腰尾椎骨骨折。
在醫院里,劉玉珍惦記著學生,牽掛著教學工作,10天后,病情剛好一點兒,她就帶著沒有愈合的傷口回到學校。1996年1月,由于過度操勞,她因傷情惡化,造成偏癱,家里所有積蓄很快被花光,還背上近6萬元的債務。后來,丈夫和她離婚,劉玉珍幾乎失去生活的勇氣。
時任武警石柱中隊隊長汪世榮、指導員譚偉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刻來到劉玉珍家中,看到以前常到中隊輔導戰士學習樂器的劉玉珍老師遭此厄運,兩位軍人流淚了。當天,中隊全體官兵捐出自己的當月津貼,送到劉玉珍手中。
當晚大雨,11點多,劉玉珍的病情突然惡化,生命危急。求救電話打到武警中隊后,汪世榮帶領4名戰士火速趕到劉玉珍家。幾根竹子、一把椅子,很快做成一副簡易擔架。瓢潑大雨下個不停,戰士們把自己的雨衣全蓋在劉玉珍身上,大家渾身淋透……在醫院全力搶救下,次日清晨,劉玉珍蘇醒過來。看著守護在身邊的武警官兵,她兩眼滿是淚花。
愛心接力,武警官兵創造生命奇跡
在武警官兵的幫助下,劉玉珍的性命保住了,但是醫生斷言,劉玉珍要重新站起來的幾率只有萬分之一。
看到自己成了一個每時每刻都要人伺候的“廢人”,劉玉珍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戰士胡少興說:“玉珍媽媽,你一定要勇敢地活下去啊!”說完,這位失去母親、來自云南的武警戰士噙著淚一勺一勺給她喂粥。劉玉珍被胡少興感動了,淚流滿面地表示:“無論命運如何坎坷,我一定堅強地活下去!”
從此,中隊戰士們都稱劉玉珍為“玉珍媽媽”。中隊專門成立了護理小組,為她遞藥、倒水、喂飯……為了幫助劉玉珍早日康復,中隊挑選了四名和她身高相仿的戰士組成“學步小組”,輪流到她家里攙扶她練習走路。
要讓一個全身四分之三癱瘓的人重新站立起來,談何容易?中隊衛生員小黃知道肌肉要常按摩才不會萎縮,便開始學習按摩技術,為了盡快提高水平,小黃一有時間就找人幫忙協助練習,并利用休假的機會,到重慶主城區、湖南、北京等地專門找老師學習。文書小張聽說針灸有效,就利用業余時間向當地老中醫學習針灸,并在自己身上實驗,直扎得手臂和腿又紅又腫,戰士們被感動了,都爭著讓小張在自己身上練習。
一年后,汪世榮和譚偉離開石柱,在向新任中隊長楊本華、指導員盛文艷交待工作時,汪世榮特別交待了看護玉珍媽媽的任務。楊本華、盛文艷“啪”地敬了一個軍禮,擲地有聲地說:“放心吧,玉珍媽媽交給我們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隨著歲月流逝,武警石柱中隊領導和士兵換了又換,但對玉珍媽媽的愛心接力棒卻一直傳承了下來。一步、兩步……戰士們的愛心終于感動了上蒼,隨著新世紀第一個春天到來,劉玉珍拄著拐杖獨立邁步了,醫生說,這簡直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跡!
那天,全隊官兵像過節一樣,大家來到劉玉珍家,簇擁著把玉珍媽媽接到中隊,會餐慶祝。
為了照顧好劉玉珍的生活,官兵們還把菜園里的新鮮蔬菜及時送到她家里,每周兩次幫助她打掃衛生、清洗衣物。
三年前,戰士胡少興離開石柱上了軍校,畢業后又回到武警石柱中隊任中隊長。這位第一個將劉玉珍稱為“媽媽”的武警戰士,回到石柱后,無論工作多忙都會常去看望玉珍媽媽。2005年正月初四,劉玉珍家里電線突然起火。劉玉珍拄著拐杖,艱難地站起來,然而剛走了幾步,便被火焰困住。這時,恰好胡少興帶著妻子孩子來給她拜年。看到屋內煙霧彌漫,胡少興沖入屋內,抓過一把鉗子,搶過一架梯子,“噔噔噔”爬上屋頂,剪斷電線,隨后,立即背起劉玉珍沖出去。
“小胡啊,沒有你,我可能就……”看著胡少興被煙熏黑的臉龐,劉玉珍熱淚直流。
歌聲動人,受助女教師延續愛心
劉玉珍早把官兵們的愛心寫進歌曲,同時,她也一直沒忘記謳歌身邊日新月異的變化。12年來,她創作了《我愛重慶市》、《十唱軍民魚水情》、《戰士,今年十八歲》、《拼搏》、《我是中國殘疾人》等100余首歌曲,并出版了新著《電子琴綜合教程》。2000年5月,在重慶市首屆殘疾人文藝匯演中,她拄著拐杖,站在臺上,一首飽含深情的《我愛重慶市》打動了眾多觀眾的心,贏得如潮掌聲。當主持人介紹她笑對挫折,從癱瘓中站起來的事跡時,觀眾被感動得熱淚盈眶。時任市委書記賀國強看了她的演出后,稱贊她“半邊人身寫輝煌,創造生命的奇跡”。劉玉珍含著淚說:“我的今天,都是武警石柱中隊的官兵們給的。”
站起來的劉玉珍再次站到了講臺上。在社會各界的關心下,她開辦了一家“佳鶯琴行”,教孩子學琴。
佳鶯琴行從開張的那天起,便免費接收軍人子女和貧苦兒童學琴。2002年11月的一個周末早上,劉玉珍發現一個衣著單薄的小女孩站在門口,凍得發抖。原來,小女孩是個孤兒,12歲,村里好心人看她可憐,叫她到城里找劉玉珍。劉玉珍一把將孩子擁進懷里,留下了她。此后,她拄著拐杖先后六次到學校、教委反映情況,最終小孩如愿以償地上了學。閑暇時間,她教小女孩書法、音樂。在學校組織的文藝晚會上,小女孩用古箏彈唱劉玉珍譜寫的歌曲《我愛媽媽的笑臉》獲得特等獎。幫助素不相識的孤兒,有人說劉玉珍傻,她淡淡一笑說:“武警中隊十幾年如一日地關心照顧我,也是傻么?”
2006年建軍節,劉玉珍帶著學生來到警營,和武警官兵一起彈奏樂器,唱起了動人的歌。歌聲中,她深情地說:“在絕望邊緣,是武警官兵給了我戰勝病魔的勇氣,武警官兵十多年的愛心接力幫我一步步戰勝自我,他們稱我‘玉珍媽媽’,我的生命已經不再屬于我個人,我要好好活下去,以實際行動,感謝和回報關愛我的所有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