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于CZ75
CZ2075 RAMI是捷克CZ公司惟一一支小型手槍,為3英寸(76.2mm)槍管型。其外形緊湊,名稱獨特。
提到CZ公司,不禁使人聯想到該公司著名的CZ75手槍。它是捷克人庫斯基(Koucky)兄弟在1970年代推出的一支集世界名槍優點于一身的9mm雙動手槍。CZ75手槍布局精巧,人機工程合理。它秉承傳統槍型的設計理念:鋼制套筒座仍然使用手工切削加工工藝,由此也造成了生產成本的大幅上升,且該槍質量很大。相比之下,同時代的西歐國家已經開始使用鋁合金和聚合物材料等來實現手槍的輕型化。
位于東歐的捷克和斯洛伐克曾經是一個國家,當年的捷克斯洛伐克作為社會主義陣營中的一員,在很長時間與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貿易受到限制。當時美國市場上對CZ75的需求很大,但卻很難從捷克斯洛伐克進口到這種手槍。雖然可以通過加拿大采購到該型槍,但其價格之高可想而知了。1990年代末,捷克以重返歐洲貿易為目的,于1999年3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004年5月正式成為歐盟成員國,以往存在的貿易限制已經不復存在了。CZ公司貿易逐步擴展,現在在美國由堪薩斯州的CZ-USA直銷店來經營該槍的進口業務。
雖然CZ75曾是在東歐貿易限制下生存的一支手槍,卻受到了美國一些媒體的高度評價,被認為是“繼承了傳統的新一代自動手槍”。1990年代后半期,該槍開始風靡西歐國家,緊接著出現了很多該槍的變型槍:裝有待機柄型、緊湊型、單動型、0.45英寸ACP和0.40英寸SW口徑型、比賽型等,其中也不乏鋁合金制套筒座槍型。
CZ2075 RAMI正是與CZ75有著很深的淵源,并吸取其精華設計的一支小型手槍。

吸取Z40之優長
要追溯RAMI系列手槍的淵源,還要提到柯爾特公司與CZ公司合作開發并委托CZ公司生產的Z40手槍。
早在CZ公司生產聚合物套筒座結構的CZ100型自動手槍時,柯爾特公司就給予了很大關注。柯爾特公司考慮用本公司的商標來銷售這款自動手槍的改良型,為此還同CZ公司進行恰談,并做出了很多讓步。
繼而CZ公司與柯爾特公司合作,開始了以CZ75為基礎、采用金屬套筒座的自動手槍的開發,并將政府型手槍的直握把風格引入CZ75中,于是具有柯爾特政府型手槍特點的CZ75誕生了,這就是柯爾特Z40手槍。但是隨著柯爾特公司高層的人事變動,柯爾特公司決定只進口750~800支Z40手槍,所以該槍在開始生產后不久便停產了。
柯爾特Z40手槍口徑為0.40英寸,雙動發射機構,采用鋁合金制套筒座,彈匣容彈量12發(市面上銷售的為10發)。如果當時美國國內只進口800支左右的話,最得意的應該是那些收藏家了。當時此款槍的售價是500美元,而6年之后,每支槍的售價已經達到了800~1500美元左右。
CZ公司對Z40進行改造,進而推出CZ40B。CZ40B與Z40最大的不同在于由雙動變為單動,握把護板材料變為橡膠制,并去掉了握把底部的保險帶環。CZ40B的銷售時間同樣很短,在目前CZ公司手槍分類中已經沒有這款手槍的記載了。

CZ2075:繼往開來
事實上,2000年初柯爾特公司在開始出售Z40之際,CZ公司就制定了與之有密切關系的CZ2075 RAMI緊湊型手槍的生產計劃。該項目由拉德凱·豪爾蘭德(Radek Hauerland)和米蘭·特庫加(Milan Trkulja)擔任設計師,該槍的名稱“RAMI”正是取了這兩位設計師名字的前兩個字母。
CZ2075 RAMI手槍有9mm和0.40英寸SW兩種口徑,全槍長由Z40的205mm變為168mm,縮短了37mm,全槍高縮短了22mm,使得其更輕巧靈便。握把結合了CZ75與Z40的優點,握把后部有較深的凹槽,使得持槍手感良好。CZ2075 RAMI的射擊穩定性也比Z40有所提高。
2005年槍械展上展出了CZ2075RAMI的改進型,全槍采用聚合物結構,使得該槍更輕便,而展出的CZ2075RAMI-P則更便于攜帶,也使它更具魅力。
柯爾特政府型手槍雖歷經一個世紀仍然王者風范不減,而Z40和CZ2075RAMI正是秉承了這種血統,并將之作為繼往開來的新起點。
編輯/孫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