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女病人, 或莊雅婷,自由撰稿人、專欄作家。著有《病忘書》、《愛你就像愛生病》等隨筆文集以及同名博客《北京女病人》。在多家報刊雜志開設(shè)專欄。情感專家、民俗專家、八卦愛好者。對一切瑣碎的生活飽含極大熱情和興趣。
有次去KTV唱歌,閑得無聊翻看歌曲分類目錄,然后就笑得打跌。有一欄叫作“釋懷歌曲”,里面孤零零掛著兩首歌:《分手快樂》和《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站在一男一女的角度,把分手這事兒看得又嚴重又輕松的。我估計,分手對很多人來說,除了生生撕裂的痛以外,一定還有一種不為人道的隱秘快感。
分手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愛來愛去愛不下去了怎么辦,昔日甜蜜已經(jīng)成為眼中釘肉中刺,難道就能站起來拍拍屁股就走?總要有一個交代吧。但是長久以來咱們被灌輸了某些教育,就認為先提出分手的那人一定是不肯好好過日子的浮躁之徒,尤其是對方在沒有重大品格缺陷的情況下。基本上,先提出分手那人就跟打架的時候先動手那人一樣理虧,總要想辦法給自己找出一個合理借口,那借口往往是建立在對方過錯的基礎(chǔ)上。就沒人肯承認是厭倦或激情不再,那會顯得自己人品有問題啦。
好吧,經(jīng)常有困惑男女有分手的念頭,他們覺得最難搞得問題是兩個人看似風平浪靜的你儂我儂,實在是不知道怎么找一個平靜的時機說出這樣高震撼度的事件。所以,最后就又擰上了,大家都像錦衣衛(wèi)一樣,暗暗偵查著對方,抓住一個過錯,然后無限放大。
男人女人鬧分手,方式方法也大有區(qū)別。女人往往因為微不足道的小事,聯(lián)想起前后若干年積怨,得出君非良人的判斷;要么就是借題發(fā)揮,將種種不滿不再掩蓋,這通常跟達不到目的有關(guān),還會使用以退為進的手段。假如那男人遲遲不肯承諾,那女人就要經(jīng)常哀怨地要求離開。通常戲劇化的方式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女人身上,無論是短信、電話,還是突然要求特別一本正經(jīng)的見面嚴肅地提出。她們需要儀式感來割裂與過去的聯(lián)系。如果你毫無反應(yīng)地離開,她就會抓狂,于是便變成了要說法的秋菊:就這么完啦?就這么結(jié)束啦?這叫什么事兒啊。
男人想分手,原因很簡單,不愛了就是不愛了。那么一切就無法勉強。男人比女人軟弱的地方在于,他們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哪怕是兩個人共同經(jīng)營的一段感情。一句不合適可以遮過胸中所有的驚濤駭浪。他們才不要儀式,他們寧可選擇突然消失,或以舊換新,用新歡的形式直接絕了女人的后路。所以,有時看起來他們是殘酷的。
形式其實有多重要?反正是分手,無非就是不愛了兩個人不要在一起了。何必再去計較那么多擰巴形式。所以女人大可不必在夜里苦苦流淚追問為了什么。可是這道理到現(xiàn)在也不被人承認,無論男女,他們就覺得,如果能笑嘻嘻地和平分手,那一定是當初就愛得不夠深。所以我等無聊人士就有幸經(jīng)常在街頭、寫字樓、商場里看見全武行上演。罪過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