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過價格這一關鍵的普及障礙之后,平板電視的技術研發和改善終于重新回到制造商和研究機構的視線中。
平板電視的商品化走過了漫長的十年風雨路,作為主角的液晶和等離子依舊沒有分出高下。兩大陣營的競爭一度集中于超大尺寸的設計生產中,并且均推出了100英寸以上的產品;雙方也曾糾纏于亮度的紛爭,但是真正打動用戶的還是“刺刀見血”的價格比拼。
近幾年價格競爭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平板電視得以“飛入尋常百姓家”。盡管CRT產品在技術和畫面的實際表現上仍有值得稱道之處,但無論從市場趨勢和輿論導向來看,平板電視已經不可阻擋。
當亮度、價格等競爭無法拉開和對手的差距時,兩大陣營紛紛開始考慮更進一步改善自身產品的畫質表現能力,這也恰如其分地迎合了FULL HD(全高清)時代的來臨。于是,新一輪的技術研發成為當前諸多廠商主攻的方向。
雖然我們仍然無法簡單地從技術上判定液晶與等離子孰優孰劣,但是液晶顯示面板攫取了80%以上的平板電視市場份額卻是不爭的事實。盡管如此,液晶顯示面板還是面臨著來自等離子陣營的不小挑戰:雙方都明白,如果不能在技術上更上一層樓,就很難一統平板電視的“江湖”。
液晶策馬揚鞭
液晶顯示面板目前仍面臨著加大畫面、視野角度擴大,以及解決動態影像模糊等問題,這也成為諸多廠商的共識。巨額的資金投入成為市場后來者進入這一領域的門檻,因而目前全球生產液晶顯示面板的從業者并不是很多。不過,在日本夏普、日本松下、韓國三星電子、韓國LG和我國臺灣省的友達光電、奇美電子等廠商的競爭下,液晶顯示面板領域的新技術仍是層出不窮,生產工藝和生產能力屢有突破,價格也一再探底,整個市場顯示出一番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
目前液晶面板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兩大方向,分別是VA和IPS。VA是夏普、三星和我國臺灣省相關廠商主推的技術,IPS則是松下、LG等從業者最常采用的。
由于電視畫質基本是由液晶顯示面板的性能決定的,因此對比度和視角、動態影像模糊等因素并不是下游電視組裝廠商能夠改善的。不過,在動態影像模糊方面,下游電視組裝廠商還是能夠采用相應的方法進行改善。目前已經有一些技術被開發出來,譬如將頻率提高到120Hz、超驅動化、插黑等。
毋庸諱言,近年來液晶顯示面板的性能每年都在提升。以VA面板為例,通過采用多畫素構造,其最為人詬病的可視角度獲得了大幅提高,夏普將這項技術稱為MPD(多畫素驅動)。三星也開發了幾乎相同構造的顯示面板,用來解決可視角度的不足。不僅如此,夏普和三星等廠商還不斷改善VA面板的對比能力,特別是提高黑暗處的對比度(暗室內的黑色浮動)。除了上游廠商的努力以外,部分下游廠商也開始在背光模塊上進行相應改善,從而克服暗對比能力的不足。
與此同時,IPS方面也在不斷改善相應技術。不同的是,由于采用IPS技術生產的液晶面板在可視角度上并沒有太大的困擾,因此技術革新方面大都集中在動態影像模糊的改善和對比度的提高上。
關于液晶顯示面板的畫質改善,由于液晶電視的亮度“過分”依賴于背光源,因此對背光源的改良就成為新的技術焦點和開發趨勢,各種改良也是屢見不鮮,譬如提高顏色再現性的4波長化、LED背光源,以及結合了CCFL(冷陰極射線管)和LED的混合光源等。
最近,已經有廠商開發出主動式背光源控制技術,在進行畫面變換時,可以利用控制亮度的變化,來達到更完美的畫質表現。為了達到更高的畫質,影像控制電路也是不可輕視的因素,很多廠商都研發出了相應的技術,譬如我們熟知的索尼BRAVIA就是該公司獨有的影像控制引擎解決方案。對于下游的組裝廠商來說,更強的影像控制引擎解決方案無疑是最有效的辦法,同時他們累積的電視開發經驗與技巧,也成為產品差異化的關鍵技術之一。
另外,通過主動背光源修正、伽馬曲線修正、主動顏色修正等技術,液晶電視能夠完成高精細化的動作,在相當程度上提高液晶電視的畫質,而這些技術也都在不斷的發展中。
等離子蓄力反撲
當前,等離子面板的生產廠商主要包括松下、日立、先鋒、三星和LG等幾家。在電視的生產上,與液晶方面不同的是,等離子電視制造商都是使用自己公司的顯示面板,相互之間沒有采購與支持,在電視畫質方面也是分別發揮各自獨特的技術。顯示面板基本決定了等離子電視的畫質,這一點與液晶電視也是殊為類似。
和液晶面板一樣,等離子面板同樣面臨著畫質改善的壓力。近幾年來,最迫切的改良在于擬似輪廓Noise、黑色顯示能力、FULL HD顯示能力,以及明亮度等方面。目前,支持FULL HD顯示能力已經有相當程度的提高,因此廠商們的重點工作就放在了對擬似輪廓Noise、黑色不足以及明亮度的改善上。
簡單而言,擬似輪廓Noise就是由于副磁場發光的原理性外表噪音,造成顯示動態影像畫面的不足。不過通過廠商們在動態適應型副磁場法和彈性清除驅動法等副磁場方面的努力,開發出的技術已經可以讓肉眼在等離子面板屏幕上難以看到這些缺點,而且在呈現靜止畫面時也可以有所改善。
雖然不像液晶那么嚴重,但等離子面板還是會出現黑色不足的情況。對于這樣的問題,廠商們或是利用前面保護濾光片(新深黑色濾光片),或是采用針對畫素加以改良的高純度水晶層,或是通過生動亮度控制等方法加以改善。雖然還不能說完全克服了這一問題,但是等離子面板實際上已經獲得了比液晶面板更好的黑色再現能力。
當等離子面板在出現閃光畫面的時候,畫質上最大的問題就是白色感不足,這也就是前文所說的明亮度問題,它與生動亮度控制功能、顯示面板保護、電源電路等因素有著很大的關系。在等離子面板的影像控制引擎部分,廠商們采用了各自不同的技術,例如日立的Picture Master、先鋒的Pure Drive Ⅱ等。與液晶陣營一樣,這些電路在最新的版本上也采用了Histogram技術,從而獲得改善明亮度、提升對比度的效果。
編輯點評
對于平板電視的未來,xvYCC的考驗是液晶與等離子兩大陣營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技術上也必須加以考慮。xvYCC的全稱是“活動態影像面顏色空間標準”,它也即將成為顏色再現的新國際標準。在HDTV的條件下,因為要確保與sRGB的兼容,xvYCC采用了ITU-R BT.709色域,來規范更寬廣的色域空間。sRGB是利用0~1的范圍之內來表現色彩,而xvYCC的表現能力可以達到正負1的范圍,超過了原先定義的色彩范圍。該規格不僅可以擴大色域,還能確保與當前EBU和sRGB等標準的兼容性,而符合xvYCC規格的設備展現出來的色彩水平,也將接近于人類眼睛所能辨識的極限。
真實清晰的畫面,也許已經不再遙遠了。(康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