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業內外
文化炒作:注意力是萬惡之源?
據《廣州日報》報道:如果說幾年前,明星丑聞還被作為一種隱私窺探的話,那么今天,“炒作”已經是一個路人皆知的概念了。就文化炒作,尤其是低俗的文化炒作而言,注意力是萬惡之源。對于低俗炒作者來說,只要引發注意,提升知名度,那么無論這份名聲好壞都能帶來效益。幾乎所有的炒作都是基于商業利益而產生的。然而,文化炒作不僅僅只有泛商業主義一個罪名,它還隱含了愚弄公眾智商,透支公眾的文化信任在其中。公眾消費了文化炒作,也就消費了低級和惡俗。那么,觀眾對于文化界的基本認識就停留在炒作的層次上。長此以往,不但公眾的文化消費能力無法提高,而且公眾對文化界的評價也會一落千丈。
復制教材:何以不可為而為之
據《讀書周刊》報道:近日,教育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發出《關于嚴厲打擊盜版盜印及非法銷售、使用外國教材的緊急通知》,要求各高校進一步加強對使用外國教材的管理。使用外國教材,必須是原版或授權的國內版教材;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權利人授權許可,都不得擅自復制、使用外國教材。但其實,不論是否是侵權,復制外國教材似乎是高校學生一件習以為常的事。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科學傳播學教授李大光說:“如果想使用國外正版圖書,只能通過圖書進出口公司到國外買,除了我們必須提供書籍的充足信息外,數量少的話也不會受理。另一種方法是通過網上書店購買,最后的渠道只剩下從國外帶書進來,然后復印給學生用。這真的是無奈之舉,國外的書籍和信息是迫切需要的,渠道又不暢通,侵權也是被迫侵權啊!”也有高校老師提出解決途徑——或許能有一家出版社,購買原版書的電子版,把它放在網上,大家有需要便下載且適當付費。如果沒有暢通的渠道購買到國外的圖書,其結果是阻斷學術交往。
2007年易中天們的書會繼續熱銷嗎
據《中華讀書報》報道:去年年末,以“百家講壇”書系為主的電視圖書暢銷現象成為各大媒體年度圖書盤點的關鍵詞之一,這“一江春水”在2007年該如何發展呢?談及此,《易中天品三國》的責編,上海文藝出版社資深編輯趙南榮似有隱憂:如今很多書都跟風出版,這些書已難見風格創新的亮點,講述手法一味模仿《品三國》,未必能夠在2007年繼續暢銷。“任何出版熱點都有它的周期”,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國際傳播學院的李林榮教授也有類似的看法。“出版業在市場的引導下免不了喪失掉自主性,比如越來越注重搶占空間優勢而不是時間優勢,而市場最重要的塑造者就是大眾傳媒。大眾傳媒主流地位制造的圖文書講座書暢銷正在悄悄地改變著傳統的閱讀方式,正襟危坐的思考越來越被一目十行的隨意翻閱取代。”無論是圖書、廣電還是網絡,都需要在多元化的競爭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不可替代性,策劃出具有獨特優勢的選題。各種媒體的原創和交流并駕齊驅,才能讓出版業保持繼續繁榮的局面。
建立書稿版權交易平臺和市場迫在眉睫
據《中國新聞出版報》報道:長期以來,書稿版權交易活動一直在暗自進行,至今尚未浮出水面。其原因主要是國內尚未有這種服務平臺和交易市場。我國每年要出版十幾萬種新書,這些書稿的作者和出版者,多數是通過約稿、自發投稿和熟人薦稿等原始且陳舊的方式進行合作,少有通過市場交易的形式達成合作關系的。圖書已作為商品投入市場經濟體制的軌道,而它的源頭一書稿,卻還停留在原始的投稿和約稿階段,這與產業的整體發展極不相稱,而目弊端多多。如今的市場急需一個公平公正的書稿版權貿易平臺,讓作者和出版者、制作者、制片人、發行者齊聚—堂,資源互換,信息共享,以規范的市場規則進行交易。市場需要組織者和參與者共同來建立,也需要參與者共同來培育。
對外漢語教材的真正困難是不能貼近外國人的思維
據新華社報道:目前,現有的1000多種對外漢語教材,適合外國人學習的并不多,書中也有很多外國人不理解的內容。中國文化學者余光中、余秋雨等都曾呼吁:漢語應該走向國際化,對外漢語教學應該與時俱進、逐步簡化,打破曲高和寡的局面。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許琳認為,對外漢語教學面臨的真正困難是不能貼近外國人的思維和生活習慣。
“你出了嗎?”——不讀書時代的出書潮
據《工人日報》報道:像從前的人一見面打招呼的常用語“你吃了嗎?”一樣,“你出了嗎?”近幾年在生活里常常會聽到。所謂“出”,就是出書。出書熱已有十來年了,至今猶未衰減,很多人早已躊躇滿志,不僅要出一本兩本,而且開始了著作等身的宏偉計劃。相形之下,“讀書”與“論道”卻是很不走運。能在一年之中,完整地讀下一整本長篇小說的人,已經很少見,而讀完一本非小說類又沒有直接功用著作的人,更可以稱得上是少之又少了。這就構成了我們這個時代文化的一個奇觀:一方面是爭先恐后地出書,一方面是急功近利地讀書。前者饑不擇食,題材廣泛而多樣,絲毫不考慮連自己都不讀書的年代,多出一本文化垃圾又有什么價值;后者則除非具實用價值(諸如學語言、選大學甚至化妝烹飪等)而少有人讀,書籍作為人類精神文化結晶的要義已因實用目的而日趨弱化,人類區別于動物的文明素質也因缺乏好書的滋養而日漸粗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