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藥行業認識GMP,從20世紀70年代對它的神秘、好奇,到如今言必稱GMP,確實是一大進步。然而,全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GMP認證洗禮,卻依然無法制止形形式式的藥品生產違法、違規事件,有些“問題藥品”甚至還危及生命安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部分獲證制藥企業突擊“飛行檢查”,遺憾的是有相當數量的受檢企業被收回GMP證書。于是人們開始對實施GMP的實效性感到困惑、迷茫。產生這樣的疑慮、反復并不為怪。但我們不能把它視作“規律”而不以為然。認證過程的前緊后松,執行標準的前嚴后寬;生產企業只關注取證,監管部門只關注檢查,都無暇關注實施GMP的真諦;一旦以取證為宗旨的實施行動結束后,不少企業忙于把重點移向還清銀行貸款,降低生產成本,尋找產品出路;有些GMP意識本來就不強的企業更以為證書到手,就可以我行我素。毋庸回避,這些都是實施中存在的現實問題。但我們不能熟視無睹,聽之任之,甘心讓多年的心血付諸東流。我們要站高一步、看遠一步、想深一步,重新認識GMP,反思在以往實施過程中存在于各個領域中的問題和教訓,不能應了“我們最大的教訓是不接受教訓”的箴言,而要面對現實,轉變觀念,堅定實施信念,真正領會GMP對藥品生產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