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陶瓷行業設計能力薄弱的現狀及其面臨的問題,指出了加強設計工作的重要性。
關鍵詞 陶瓷設計,發展
1我國陶瓷產品設計的現狀
1.1 產品設計的意義及其要求
產品設計的好壞,對產品的性能、質量、成本和銷售、效益等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企業在產品開發目標確定之后,要特別注意搞好產品的開發設計工作。在產品設計上,必須體現先進適用、經濟合理、標準化和合情合法等基本要求;必須嚴格遵循產品設計的科學程序,對產品設計方案進行嚴格的技術經濟分析和評價,并運用價值工程技術,以最少的勞動消耗及時地設計出性能好、質量高、成本低的產品,以其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相統一來滿足消費者的物質和精神需求。與此同時,還要根據產品開發設計的要求和企業生產的技術條件,用最少的消耗設計出先進合理、經濟有效的工藝方案和工藝裝備,以保證產品的制造符合質量好、效率高、消耗低、生產安全、環境保護好等要求。
1.2 設計能力弱制約我國陶瓷行業的發展
我國是世界上陶瓷生產的第一大國,占世界陶瓷總產量的60%。雖然產量巨大,但是我國的陶瓷產業呈粗放型發展:進入門檻低,陶瓷企業林立,絕大多數企業重規模、重產量而不重產品設計,只滿足于模仿和抄襲,設計理念盲目跟風,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導致產品檔次低。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副會長鮑杰軍說,許多建筑陶瓷企業甚至到了“以模仿為榮,以抄襲為樂”的地步,致使自主創新的企業不但沒有得到創新的利益,反而要承受創新成本之累。他舉例說,幾年前佛山歐瑞特集團曾經推出一款雨花石瓷磚,產品推出后很快被其它企業仿冒,歐瑞特為此打了兩年官司。官司雖然勝訴,仿冒企業賠償了50萬元,但歐瑞特為此付出的律師費超過100萬元。
我國陶瓷企業的技術和工藝已經與世界水平相當,但在設計上卻存在一定的差距。材質相同、技藝相當的兩個陶瓷浴缸,進口名牌賣到上萬元,而國產僅賣千元,前者顧客趨之若鶩,后者則少有人問津。究其原因就是設計的差別,如今已經不能僅以原材料和制作工藝來衡量陶瓷產品的價值,陶瓷業已經進入設計主導時代。
2我國陶瓷設計行業的硬傷
2.1 設計人才奇缺
目前陶瓷行業中設計人員不足3萬人,不到行業從業人員的3%。我國陶瓷產品設計從業人員的質量和數量都不能滿足市場需要,一些退休的設計人員被高薪返聘回企業。許多企業為提高產品檔次,打造企業品牌,提升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惜重金從國外購買優秀的設計。
2.2 缺乏溝通協作
陶瓷產品是設計師的設計元素,各種設計風格是通過陶瓷產品與其它建材搭配而形成的。但目前設計師與企業之間只是固化在通路成本上的合作。設計師希望用什么樣的產品,或者需要通過某種材質去滿足裝飾的風格和趨勢,建材行業往往不能很迅速地給予滿足。目前建材行業還沒有跟上世界設計潮流,而站在設計潮流前沿的設計師也不能真正地參與到整個行業的設計中來。因此,擁有自己特色的產品,是企業與設計師交流的基礎。
2.3 缺乏文化設計
一家企業的負責人認為,目前陶瓷企業的競爭不應是生產廠商拼價格、比質量,而應該從簡單的賣產品向賣文化轉變,只有這樣才能同國際品牌爭高下。21世紀,企業競爭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力”的較量。當文化因素融入陶瓷,一件件產品也就富有了鮮活的生命力。近年來,陶瓷行業革命性的產品很少見,在產品同質化的情況下,企業必須從產品的文化上下工夫。陶瓷文化營銷開始流行,一些陶瓷品牌也開始倡導高品位的文化消費,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高品牌內涵。
3設計創新是促進我國陶瓷發展的必由之路
當材料成本與制作工藝都不可能再帶來豐厚的利潤時,設計無疑便成了下一個利潤增長點。盡管原料價格以及原油價格的不斷上升,讓陶瓷行業開始進入微利時代,但擁有強勁設計師隊伍的陶瓷企業仍舊可以擁有自己的“設計暴利”。設計將大大拓寬陶瓷產品的價值空間,因為設計是無價的。
我國的陶瓷業要想突破瓶頸,提高競爭力,除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外,更應該把設計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談到我國陶瓷設計的現狀時,廣州設計院總經理林學明教授說:“中國的設計師應該反思我們的設計,一些現象應該引起我們關注。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區,大量去復制另外一個民族文化的東西,就會丟掉珍貴的本民族的特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郭強教授也指出:“我們企業應該拿出自己的東西,而不能去意大利或者其它地方拿一些資料回來模仿。”
佛山金意陶成立3年來,企業能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堅持以“設計就是生產力”為理念,從陶瓷的研發、應用到空間展示,均追求最流行前衛的設計元素。正是靠重視設計、尊重設計、理解設計,跟設計界深度溝通緊密結合,金意陶才從根本上縮小了與意大利、西班牙等陶瓷強國企業之間的差距。為了能更好地把握歐洲的流行元素,他們更是聘請了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設計師作為設計顧問,專門組織了由設計組、研發組等部門構成的學習團前往博洛尼亞陶瓷展覽會觀摩取經。陶瓷企業家們呼吁陶瓷界和設計界要進一步加強溝通,真正地將設計轉化為生產力。
意大利、西班牙瓷磚的設計,是基于它們的本土文化并融合當下全球性設計思潮而創造出來的陶瓷設計文化。我國有幾千年的陶瓷文化歷史和豐富的陶瓷文化遺產,這是我們陶瓷設計的一個極為豐富的資源與優勢。我國的陶瓷設計必須堅持民族化、堅持傳統,沒有傳統的設計就是沒有根基和生命力的設計,所以在原創設計中堅持民族化是第一位,堅持傳統是第二位,而第三位是設計必須賦予新的文化內涵,具有時代氣息。中國八千年的陶瓷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代中國陶瓷靠不斷創新享譽世界,我國陶瓷設計的創新必須融入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才能在世界陶瓷業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形成無法替代的競爭力。
2006年10月,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舉辦的第三屆中國陶瓷產品設計大賽在廣東佛山舉辦,近40個獲獎產品及企業幾乎全部來自廣東佛山。廣東佛山是我國主要的陶瓷產地之一,我國50%以上的優質陶瓷都來自那里。現在我國的陶瓷企業越來越多地出國考察,學習國外同行的經驗,他們認為設計對行業所起的助推力是不可小視的。專家指出,如果佛山陶瓷乃至中國陶瓷的設計水平跟上來,佛山陶瓷、中國陶瓷才可名副其實地跟上世界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