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茍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每個人生下來,天性都是善良的。由于善是人類最初的天性,所以人性的差別原是極小的,只是后來由于各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所形成的生活習慣不同,人們的性格才產生了種種差異。如果不從小對兒童進行教育,他先天的善性就會因為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而改變。在教育的諸多規律中,重要的是要專心致志、持之以恒。
北宋時,宋仁宗在宮中豎立了一根又細又長的木桿,下面栽得很淺,他讓大臣們猜一個謎語,結果沒有一個人能猜出。宋仁宗說,以后誰能猜出這個謎,這個人就可以得到重用。過了八十年,在宋哲宗時,這個謎才被大臣呂大防猜了出來。謎底是:木桿又細又長,時刻都能傾倒,往左用力,它就往左倒,往右用力,它就往右倒,必須時刻把它扶正;就像做一個正直的人一樣,必須時刻提防各種壞思想的侵擾。后來,呂大防果然為政清廉(lián),做了宋朝的宰(zǎi)相。這個故事強調了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符合《三字經》強調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