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經理忙應酬
一件米色耐克毛衣,外面隨便披一件黑色安踏外套,孫軍兩手往兜里一插。沒有一點像當老總的樣子。
除了這些能看到的,還有塞在兜里的諾基亞8800,那是他身上最值錢的東西,配著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號碼——隨便一個有點身份的人,用的號碼都比他有派頭,實際上,孫軍根本不在意這些,當初花8000多買這個手機,還是看中了全金屬的質地,“耐摔。”當然也有點不能太跌份的意思,“好歹也是一總啊!”孫軍自嘲。跟他說起這手機的視頻聊天功能,他很驚訝。“還有這功能啊!”用了快一年的手機,他都沒擺弄清楚,再告訴他現在國內的網絡還不支持這功能,他身子往后一仰,“白高興了一下。”
他那一撥黃金一代球員,差不多都收拾球衣、穿上西裝當教練去了,但只有他是最忙的,又得經營,又得管理,還得跟穿西裝的胡衛東、鞏曉彬他們一樣,研究戰術、調教隊員。一兩年時間,他已經開始適應新的身份,但偶爾上網,看到“CBA單場得分之最70分”被掛在籃球門戶網站的首頁上,還是要忍不住偷偷得意。下,有時候看到每輕隊員場上表現糟糕。他也會發急,“恨不得脫了衣服自己上去打。”甚至有時候,看到一些媒體吹捧一些年輕人。他有點不服,“我要在的話,指不定誰強呢。”不過電就是想想而已,“要現在真還在打,估計還真比不上他們。”孫軍摸了摸肚子,憨憨的笑。 用孫軍的話說,從打球的,變成做買賣的,當初多少有點無奈,憨厚耿直的性格,在他自己看來,也難以成為一個好的生意人,但是吉林男籃的困境還是把他推到了總經理這個位置上,“主要是靠一些人脈關系吧,在吉林,大家也都信任我,知道我的為人。”孫軍有點得意,“有時候可合作可不合作,或者是可給可不給的錢,看在我的面子上,也就成了。”
這就是國情,孫軍感慨,有時候,酒桌上多喝一杯酒,就意味著一次合作的完成。
累,但是對于孫軍來說,這種挑戰的感覺又讓他挺有自豪感。“聯賽開始之前主要是忙著廣告啊、票務啊、推廣啊,這些事情都得我去弄。”孫軍說,有時候,自己出馬也會遇到搞不定的時候,比如有次找冠名的時候,對方不是很懂籃球,對孫軍不大感冒,但“找上面領導出來替說說話,最后還是成功了。”聯賽開始之后他則重點把精力放在關聯和訓練上。但期間應酬也多,孫軍知道這種人脈關系的重要性,再累,他也得去。“在中國,現在還沒到達完全市場化的地步,現實擺在那里,你就必須去適應。”孫軍有點慶幸地說,“還好家鄉父老挺給面子。”
回憶起當年的單場最高分70分,直率的孫軍不掩飾自己的得意,“這么高的單場得分應該是比較難破了。”孫軍說。并不是看不起現在的球員,而是現在籃球比賽的對抗性更高了,而他那場砍70分的時候,CBA還沒有外援,“除非一場比賽來兩個加時,不然現在很難有人能去破我這紀錄。”
但每次打開電腦。看到自己的“CBA單場得分之最70分”,還是挺欣慰,“過去這么久了,還有這么多人把這事放在心上。覺得是一種被認同。”同時也慶幸自己選擇了籃球,“在北方,很多冠軍運動員最后去給人看門,甚至給人搓澡,他們的故事和命運就這樣被無聲無息地斷送了。”
他也會不服老,看到自己的球員在場上表現不好,他恨不得自己上去打,“其實要打球,上個賽季我也能打。”孫軍說,在更早之前,他剛當總經理,還兼著隊員,當時俱樂部還有個副總。兩人就拆開來使一一孫軍當一個星期隊員一個星期經理,他當隊員時全心投入訓練,經營讓那個副總來操作。這樣的折騰讓孫軍無法保證系統的訓練,身體條件出現滑坡現象,即使是這樣,孫軍也認為那時候他要真好好打。憑當時的身體條件和經驗,“也能打。”不過他自己也在想,這不是長久之道,他遲早要退。而打球又讓他無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經營上。后來,“想想還是退吧。”
他說自己也挺矛盾的,經常想著,“我現在回到場上,誰誰誰指不定還沒我強呢。”但接著又想,“算了,回到場上沒準是被別人教訓。這不是自己在球場上威風八面的年代了。”
說起孫軍,不少人都會說他為人處事有大哥風范,坊間傳言,有個賽季俱樂部經營困難,孫軍自掏腰包100萬給隊員發薪水,說起這件事,孫軍搖搖頭,“不值一提。”那次不是傳說中的100萬,但也“差不離了。”孫軍說,當時情況是這樣的:賽季結束。近100萬款項沒有到位,俱樂部發不出工資,孫軍便拿自己的錢給隊員先發了。“賽季前我承諾他們拿錢,不能到賽季結束沒影啊。再說,后來那些款也都陸續到位了,我又沒損失啥。”他大大咧咧地笑。
當然,他也認為自己現在的成功和這種性格有關系,“大家都信任我,我們俱樂部才會有凝聚力。”現在他覺得自己挺成功的,“我們俱樂部在北方球隊里經營算是好的了,原來我們沒有二線隊,現在二線、三線梯隊建設都摘起來了。”他一臉的幸福。
二、憶往昔
徐濟成(新華社高級記者):孫軍是一個真正把籃球溶入自己血脈中的人物。籃球就是他,他就是籃球。他把吉林隊與自己連在一起,榮辱與共。正是他的這種精神拯救了吉林籃球。吉林隊從甲A降級,再在甲B中摸打滾爬,孫軍是吉林隊崛起的關鍵人物。當年,如果不是他在吉林,可能也不存在吉林這支隊伍了。后來他既當球員。又當教練和總經理,其實這是中國籃球脆弱的地方,讓他一個人扛起那么重的擔子。但是,孫軍還是扛起來了,他就是哪一天退役了,當教練和總經理了,他對那支隊伍的作用依然不會改變。
他是“黃金一代”,他是亞洲籃球史上最出色的小前鋒之一;他是名副其實的得分機器,他是少數能將籃球藝術化的中國人;他是籃球的俘虜,他是永遠的虎王。2001年初的一天,孫軍的妻子蔣利拿著他腰部的X光片給一位骨科教授看,這位教授看了一眼說:“沒什么事,五十多歲的人都這樣!”
“可他才三十一!”
兩三年后,當“戰神”劉玉棟依然神勇無比,當“中國喬丹”胡衛東率領江蘇隊邁上新臺階,當我們的“虎王”仍舊輕松場均過20分時,人們終于知道了為什么這群老男人會被稱作中國籃球的“黃金一代”。
時光倒轉到20年前。1986年初,時任中國青年隊主教練的馬家鐸將之前他在全國青年錦標賽中相中的孫軍調入隊中,開始了他為國效力的歲月。孫軍出生在一個籃球世家,父母都曾是專業籃球運動員。臨行前,孫軍的母親往他的包里塞了兩瓶名酒,讓他送給馬指導。幾個月后,因為年齡小缺席亞青賽名單的孫軍回到家,那兩瓶酒也被原封不動地背了回來: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在那里站穩腳跟。一年后,孫軍入選新一屆國青隊,并打上了主力。1989年1月在馬尼拉,國青隊經過一年多的訓練(此時主教練換成了蔣興權)奪得了亞青賽冠軍,孫軍幾乎打滿了全部8場比賽,場均拿下20分,是隊里的核心之一。第一次在國青隊看見阿的江,孫軍私下里跟隊友說:“這位老兄多大了還打青年隊?”
這時的孫軍,身高已經長到1米97,摸高在3.50米到3.60米之間,經常在平時訓練和比賽中上演扣籃動作。1987年12月,中央電視臺和《籃球》雜志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聯合舉辦了全國首屆扣籃遠投大賽,國青隊派孫軍和鞏曉彬代表隊里參賽。這兩人賽前根本沒練過相關的內容,簡單活動了一下就上場了。扣籃比賽共有16人參加,分為三輪。最后,鞏曉彬排第六,孫軍則僅次于遼寧隊的張學雷得到第二名。在比賽中孫軍做出了一個當時看起來非常漂亮的動作;在籃筐正前方起跳。右手持球從左手抬起的肘下將球拋到空中,然后把球扣進。
1989年6月,正隨吉林青年隊在湖北參加全國青少年運動會籃球預賽的孫軍收到了入選國家隊的通知,于是他和同在當地的鞏曉彬一同踏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當時在他這個位置,王非和張勇軍仍具有很高的水平,年輕的孫軍只能刻苦訓練等待機會。1991年,蔣興權受命執數國家隊,剛退役的宮魯鳴成為助理教練。這時吳慶龍,鄭武和劉玉棟也入選了國家隊,加上一年后入選的胡衛東和吳乃群。日后為中國籃球取得歷史突破的“黃金一代”慢慢地在國家隊聚齊和成熟。
1994年8月7日,是中國籃球值得紀念的日子。這是中國男籃世錦賽小組的最后一場。之前加時戰勝過巴西的中國隊碰上西班牙,上半場結束中國隊落后15分。中場休息蔣興權要求隊員首先在最短時間內追回5分。下半場一開始不到五分鐘,孫軍的突破,劉玉棟的中投和鄭武的遠投就把比分差距縮小到了10分。西班牙終于自亂陣腳,而中國隊越打越順。憑借孫軍。胡衛東和吳慶龍的連續5個蘭分球,在比賽還剩30多秒時中國隊將比分遭到了只剩兩分。這時吳慶龍兩次罰球把比分扳平,關鍵時刻西班牙隊錯失一次陣地進攻,中國隊快速反擊,在當天度過27歲生日的鄭武竟在對方籃下搶得籃板單手將球扣中,比分定格在了78:76!中國隊進入了八強,幾代籃球人的夢想在這一代人的手中實現了。在這屆世錦賽上,孫軍的助攻數列全隊第一,93.8%的罰球命中率高居世錦賽全部參賽隊員的第二位。
從這一年開始,中國籃球開始以世界標準衡量自己,孫軍也為自己輝煌的國家隊生涯添上一筆又一筆值得紀念的篇章。1999年夏天,中國隊來到長春郊外的卡倫湖集訓,孫軍也在這時接替鞏曉彬成為國家隊隊長。2000年悉尼奧運會后。孫軍逐漸淡出了國家隊。2003年哈爾濱亞錦賽前龔松林受傷,國家隊想到了孫軍,已經34歲的孫軍二話沒說就前往國家隊報到。面對記者他只說:“我是一個新兵。”
早在1985年,16歲的孫軍就進入了省隊,是吉林省隊歷史上最年輕的隊員。入選國家隊后,每年冬天長春已經白雪皚皚的時候,他卻總在南方進行著訓練。直到1995年中國籃協舉行了甲級隊八強賽,孫軍率領換血后的吉林隊參賽。雖然他得到得分王,但由于吉林隊平均年齡只有22.7歲,隊友根本幫不上他的忙,吉林隊最終降到了乙級。不堪回首的日子開始了。
1996年香港精英公司在中國籃協支持下,發起了CNBA聯賽。它采用NBA的規則:24秒進攻,人盯人防守,可以說那一屆的CNBA聯賽在觀賞性上絲毫不弱于那時的CBA。精英公司不僅為每隊都聘請了一名美國教練,還舉行了外援選秀大會,每隊可挑選四名外援,就是在這次大會上,吉林隊選中了范德普爾。
年輕的范德普爾個子不高,選秀前的訓練也不突出,直到第四輪吉林隊才選了他。誰知他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馬上展現了超群的實力,標志性的滑步跳投,沖擊力極強的突破讓他迅速地征服了吉林球迷的心。直到今天他們仍無比地懷念“大衛·范德普爾”這個名字。兩年后吉林隊進入了CBA,俱樂部迅速地找到了他,他只問了句:“孫還在嗎?他在我就來。”
后來,范德普爾得到了加盟喬丹所效力的華盛頓奇才隊的機會,并曾在一場NBA比賽中取得20分以上的高分。后來他轉戰歐洲,拿到意甲和俄超的冠軍,入選過歐洲聯賽最佳防守陣容,今年還率領莫斯科中央陸軍隊奪得了歐洲聯賽的冠軍。他和立陶宛的薩烏留斯是CBA聘請過的最好外援,遺憾的是他們都只在CBA打了一個賽季。
那年的CNBA。孫軍和范德普爾精彩的表演及默契的配合給吉林球迷留下了永遠抹不去的美好回憶,也深深地震撼了長春體育館看臺上十幾歲的我,是你們讓我初次感受到了籃球之美,謝謝你們。
吉林隊毫無懸念地奪得了第一屆也是最后一屆CNBA聯賽冠軍,孫軍當選MVP。之后精英公司退出,吉林隊又過上了無球可打的日子,正值巔峰狀態的孫軍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1995年八強賽后,廣東宏遠的老板就找到了孫軍,開出了極為優厚的條件。當時還沒有任何關于轉會的文件,吉林隊害怕他一去不返,于是把情況上報給了中國籃協,籃協遂強令孫軍留在吉林隊。
1997年CNBA聯賽結束后,北京托巴特爾,江蘇隊托胡衛東,希望這些好友能做通孫軍的工作;上海的李秋平,廣東的老板阿海找到他,王非也打來電話說:“你哪也別去,到我們八一來!”
但是最讓孫軍心動的是遼寧隊,第一年執教的吳慶龍跟他說:“大軍,你過來幫幫我。”
孫軍和吳慶龍私人感情很深,遼寧隊有一定實力又不像八一過于強大,遼寧離家也很近。這些都是吸引孫軍的地方。然而就在他準備動身的時候,中國籃協又出臺了不同級別聯賽的球員不允許流動的規定,轉會再次擱淺。
又過了一年,籃管中心出臺了倒摘牌的轉會政策。這意味著轉會遼寧已不可能。這時奧神的李蘇找到了孫軍,提出只要他加盟就把主場設在長春,經營權和收入都歸東北虎俱樂部,個人待遇一個賽季至少50萬。這是根本無法拒絕的優厚條件。在簽合同時,東北虎俱樂部總經理張愛軍特意加上了一條:如果吉林隊進入CBA。合同自行廢止。結果到了9月,空軍隊解散的消息就傳來了。
命運就是這樣惱人的東西,它讓這位中國數一數二的優秀球員在其最當打的三年時間無緣最高級別的聯賽,也讓他最終還是代表家鄉球隊去參賽。
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孫軍表現出對比賽的強烈饑渴。第一個賽季他就以絕對優勢拿下得分王和三分王,并率領東北虎成功保級,最終被評為MVP。大衛走后。吉林隊找來了外援羅德·格里格爾。因為前任給球迷的印象太深刻,大家對這個投籃水平很一般的外援都報以懷疑的目光。很快地,羅德就證明了自己:除了罰球,這個家伙似乎什么都會做——突破,扣籃,助攻,籃板,搶斷,后來還練出了三分。在CBA中,羅德幾乎每場都能打出接近三雙的數據,“全能戰士”的稱號也不脛而走。接連兩個賽季,羅德都與孫軍一同入選了CBA的最佳陣容,“孫羅組合”成為CBA中最令人生畏的搭檔。
除了這兩人,吉林隊在幾年中陸續引進了李愛軍,接軍,張勇剛,薛玉洋等人,加上王博和杜江的逐漸成熟,東北虎的實力得到增強。不僅戰勝了八一這種以前不曾勝過的強隊,還多次創造了主場連勝的紀錄。2001-2002賽季東北虎排名聯賽第三,僅次于上海和八一。“如果不是姚明和王治郅,吉林也許早就奪冠了。”王仕鵬說。
2000-2001賽季第九輪,之前戰勝了八一和宏遠的強隊的吉林東北虎主場迎戰濟軍雙星。雙方的實力有一定差距。打到半場結束,吉林隊已經領先了21分,盡管優勢比較大。主教練仍然讓主力隊員留在場上。第三節打到一半時。有些場外的球迷開始喊:“把球給孫軍!”隊友們聽到后也都盡量把機會讓給他。整場比賽結束后,孫軍的兩分球命中率達到65.5%,三分球命中率為64.3%,一共得到了驚人的70分!
作為江湖齊名的兩太高手,如果說胡衛東是“天下無敵”苗人鳳,精細凌厲的劍法讓人防不勝防,那么孫軍就是北國大俠胡一刀,看似緩慢的出招卻藏著萬般變化。除了神準的遠投,孫軍的突破也極有威脅,速度不快但節奏感極強,按張衛平的話就是“渾身都是假動作”;孫軍另外一項值得被人長久稱道的就是他極高的籃球智商,盡管由于擔負著主要的進攻任務使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投籃上,但我們還是可以時常看到他充滿想像力的傳球,這都來自于他對比賽的精確解讀,姚明曾說過“看孫軍的妙傳是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