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將近,老謀予的《滿城盡帶黃金甲》眼下正在全國各地賀歲熱映。而在打得熱火朝天的CBA中,一部已稱得上歷史悠久的“老片”——《滿眼盡是遼寧人》,卻依然在火爆上演。作為中國的體育強省中的一大支柱性項目,遼寧籃壇尤其是在男籃方面,多年來外流和輸出的人才,已經最可以撐起中國籃球的半邊天。在CBA的16家俱樂部中,除了極個別的球隊外。幾乎均有遼寧籍的球員和教練在效力。這其中,絕大多數者均是各自隊中的核心和主力。而細究他們當年的出走方式,卻又是各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中流砥柱型
代表人物:蔣興權、吳乃群、李楠、王仕鵬、焦健、陳磊
這一類型的遼寧籍將士,基本都是國字號響當當的人物。老帥蔣興權首當其沖,自從當年在遼寧省體院院長的位置上退下來之后,老蔣先后把天津隊帶進全運會12強,把新疆隊帶入并使其在CBA站穩腳跟,把遼寧隊重新帶回強隊行列,把浙江隊帶到新的高度,這位迄今為止惟一一位“中國籃球特殊貢獻獎”得主的確名不虛傳。但是與最初的出山是為了證明自己老驥伏櫪相比,上賽季在盼盼隊下課后的憤然出走,使得蔣老帥未能得償在家鄉完美謝幕的心愿。
與老蔣堪稱殊途同歸的,恰恰是現在與他同在浙江效力的吳乃群。這位當年曾在老蔣執教期間入選國家隊的名將,當初也是因為在遼寧隊效力并不開心而提出轉會。而在浙江效力的7年中,吳乃群已完全轉換成了浙江籃球迷心中的偶像角色,反倒是一些年輕的遼寧球迷對他已經稍顯陌生。而愈發老而彌堅的“吳師叔”,面對如今CBA中多數已是他晚輩級的對手們,卻依然能夠不時地在場上發威。據了解,上賽季老蔣尚執教盼盼隊時,甚至曾經流露過想把吳乃群重新招回遼寧的念頭,只可惜如今這對師徒卻是在異鄉重新并肩作戰了。
與蔣興權和吳乃群不同的是,李楠、王仕鵬、焦健和陳磊等國手則是在他鄉功成名就之后。其遼寧人的身份才被更多人所了解的。但據稱,這些如今的大牌球員,當初在離開遼寧前卻幾乎均是“不入法眼”的小角色,很是令人浮想聯翩。
郁不得志型
代表人物:吳慶龍、李曉勇、金立鵬、岳鵬飛
此類型中教練和隊員,幾乎均是在無奈之下才離開遼寧籃壇,而他們在異地的打拼卻也均屬并不如意。當初在遼寧隊正處于更新換代之際,卻因為戰績不佳被迫下課的吳慶龍,雖然后來在云南一度取得了輝煌,但隨著該俱樂部對球隊的投資一落千丈之后,大龍也落得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最終黯然離職。無獨有偶,為遼寧籃球立下汗馬功勞的李曉勇,當初也是因為一些意外的“誤會”而恨別家鄉。但是先后在陜西和云南的球員以及教練生涯,卻總是讓他感受到“英雄無用武之地”,目前也只能暫時賦閑在家。而也正是受大龍和曉勇的“牽連”,本來因為受到年輕隊友的沖擊,欲在離開遼寧之后能夠得到更多發揮空間的上賽季“三分王”岳鵬飛,卻在云南又陷入了信任危機。
相比之下,已離開遼寧近10年的金立鵬,在先后經歷了上大學、甲B和八一、山東,如今落腳新疆,幾乎把自己最好的時光都在不停的奔波中耗費殆盡,不禁讓人們對這位當初的天才球員感到可惜,和他情況近似的還有浙江隊的王世龍和云南隊的崔宇等人。
尚待發展型
廣東隊曲紹斌、張哲,八一隊姚楷夫,浙江隊劉維偉,北京隊李翔、劉旭,吉林隊趙阿南,上海隊王立剛,東莞隊張天寶,云南隊范兆宇……這些名字中,有一些可能對于他們所在球隊的當地球迷來說還算是熟悉的,但是對于更廣大范圍的球迷乃至是業內人士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但是他們也都擁有四大共同特點:一是均為遼寧人,二是年齡都比較輕,三是皆擁有相當廣闊的發展空間,而最后一點為他們全部屬于“少小離家”。
另外,福建隊接君屬于兩地交流,新疆隊趙仁斌則是在幾乎已處于退役狀態下的“再就業”。而浙江廣廈隊中的遼籍球員,則是因為其前身是沈陽部隊隊的緣故。所以以上這些球員均屬于特例。
有人這樣說,“要是把遼寧流失在外面的球員都招回來,遼寧男籃早就是CBA冠軍啦”。遼寧體育界多年以來在市場經濟沖擊下的人才外流早已是老生常談,但如今再提起卻絲毫不覺缺乏新意。因為新的事件、新的面孔、新的類型、新的方式、新的影響以及新的惡果,都在不斷地衍生、不斷地出現、不斷地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