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張楚喬

這個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個節日?我想每天都會有,無論是大是小,也不管來自哪里。這個節日又是什么呢? Life Is A Festival,現場就是節日,節日就是音樂。北京的迷笛,云南麗江的雪山,澳洲新西蘭的Big Day Out,丹麥的Roskilde,或者聚集了百萬人的英國城郡Glasto,無論大小這些都是節日的所在。所以,當音樂成為節日主題的時候,我們所關注的必定是這聚集無數心氣的盛況。

90 年代中期,很多人都在狂熱的聽Britpop,那個時候大約十二三歲的小孩兒現在都拿起了吉他不是嗎?經過大概五六年的時間,這一代人就這么成長起來了,就開始有人組建樂隊,發行唱片——這真的很讓人激動!”
英國的驕傲就是改變了二十世紀音樂的Beatles,這是人們公認的,在唱片工業發展到了極度過盛的年代,英國人還在再版Beatles 的經典唱片。過去了半個世紀,我們在談論音樂的時候也總是忘不了大不列顛的眾多響亮的名字,看著手中《Q》雜志羅列的今年Glastonbury Festival 的演出名單,讓我著實感嘆這真的就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我的朋友有位在電臺做DJ的,聽他講述去歐洲參加各種音樂節是如此的幸福,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和不認識的人一起唱著老歌,Jojo was a manwho thought he was a lone,But he knewit wouldn't last。而剛剛在MSN 上收到朋友發來的郵件,她說她雖然錯過了今年的Glastonbury Festival, 但是正在趕赴BigChill Festival 的途中??粗l來的照片,我能感覺到竟有如此大的現場,如此多的人,如此震撼的音箱里爆發出的轟鳴?!耙粋€人在倫敦行走,然后書包中裝上一本《Time Out》,你將把所有時間計劃在數不過來的音樂節上。”朋友如是告訴我。
我羨慕的不僅是他們能親赴現場,更多的是為這無數的節日所傾倒?;叵胧昵霸谟惐l的那場Brit-pop 革命,所有的吉他流行樂隊一瞬間沖了出來,踏遍世界每個角落勢不可當。我還記得五年前一張Oasis 的打口磁帶被叫嚷到五十塊錢的天價,而如今人們已經淡忘了這些昔日英雄,人們知道的最多的還是Coldplay 在中國被叫作酷玩樂隊。當年的Brit-pop 風潮猶如歷史上著名大不列顛入侵,細數舊時那些炙手可熱的樂隊如今卻早已變了模樣。受到首相布萊爾大加贊賞的Oasis 早已名利雙收,如今關于他們的新聞無非是兄弟二人矛盾激化或者酒后駕車這樣的花邊小道。而最有藝術氣息的Suede 也已經老的不成樣子了,在他們來北京演出的時候,在距離主唱Brett Anderson 不到一米的那一刻,我已經感覺到了什么是滄桑。十年前憑借美妙旋律出道的Radiohead 也早已面目全非,他們當時的那些奇思妙想的種子如今已經開出了實驗搖滾的奇異花朵。更不能忘記Blur 這樣的旗艦隊伍,他們也許是保持最完美的一隊,從吉他手單飛后出版的新專輯看來,人們慢慢感到他們似乎要成為另一支Radiohead 了。而更多的比如The Verve,The Stone Roses,The Auteurs 等等,這些都是封存在人們記憶中許久的名字了。英國音樂的獨立性算是保存的比較完整了,偶像歌手在英倫并不太受歡迎,從電影中我們就能品出其中一二,《Transpotting》或者《Snatch》里,英國人的傳統生活就是在足球和音樂中交替,從前舞曲時代的24 Hours PartyPeople 的狂熱到現在現場音樂節中的蜂擁而至,英國的音樂始終沒有停止過它前進的腳步。
前不久, 英國著名的音樂制作人Howie B 來北京打碟的時候我和朋友對他進行了采訪,在談及英國樂壇和媒體導向的問題時,這位蘇格蘭大叔毫無掩飾地表達出了對于英國音樂的由衷熱愛。他說他很喜歡現在的這些新晉樂隊,他喜歡他們現場表演時的激情,那簡直太美妙了。Howie B 說:“我一直關注一些新的樂隊和聲音,我覺得英國在這方面做的很好,總是會有新的東西冒出來。比如90 年代中期,很多人都在狂熱的聽Brit-pop,那個時候大約十二三歲的小孩兒現在都拿起了吉他不是嗎?經過大概五六年的時間,這一代人就這么成長起來了,就開始有人組建樂隊,發行唱片——這真的很讓人激動!”這就是英國音樂為什么這么多年依然能夠繼續下來的原因,它在傳承著一種新的聲音,或者說一直在前人的指引下走下去。孩子們從小就會跟隨父母參加音樂節,當然這個節日不只有激情的搖滾樂,更多的像是一個大型的聚會,一個無比盛大的Party。在丹麥留學的好朋友給我看他在著名的Roskilde 音樂節上拍的照片,其中大部分都照的是觀眾,在活動區里打籃球,玩曲棍球的照片。我問他為什么不多照些樂隊的,他們都是很大牌的啊,朋友笑了,因為觀眾是主角嘛,他們是這個音樂會的最重要的部分。你看照片上那些各式各樣的帳篷,人們會穿著自己喜歡的T-Shirt 奔走其間,人們還會在涂鴉墻上隨意畫著,沒準你身邊站著的就是大名鼎鼎的Banksy 也說不定。這里還有跳蚤市場和極限運動會,也有美食沙龍和文化交流的展區。年輕人會在宿營地插上標有自己喜歡樂隊圖案的旗幟,當然他們還會和愛的人相擁,會自己彈吉他歌唱,還會邀請剛剛認識的人一起暢飲,無論你來自哪兒,你都會成為這個節日中的一員。朋友的話讓我著實感覺到了那種不同尋常的氣氛,奔向這樣一個節日簡直就是我的夢想啊。

Life Is A Festival, 這個名字來自一個電臺DJ 的節目,DJ 在他的節目里播放了很多現場的聲音,聽著那些觀眾吶喊的聲音,你會不由得對著收音機心潮澎湃。現場的音樂就是這樣盛大的節日,我祝福遠在英國的朋友可以在這如此多的音樂中迷失自我,而我現在坐在家里聽上一張Live Album 也會隨之心跳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