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概述
李世石獲得豐田杯,李昌鎬失利三星杯,如此升降,李世石在2月終于登上韓國排名第一。準確地說,李世石是14個月后重登榜首。和上一次不同的是,李世石的2月登基幾被看做是取代李昌鎬成為韓國第一人的標志性事件。可是,當棋壇依依向李昌鎬道別的時候,李昌鎬忽然決定不走了。
2月的最大話題還是李昌鎬謎一般的狀態。李昌鎬在三星杯被常昊2比0零封,僅兩個星期后在農心杯連克中國排名前兩名的孔杰、古力捧走冠軍,一時“王者歸來”成為震爍棋壇的話題。近兩年世界棋壇一派動亂的景象,主要是李昌鎬的缺位泛起席卷棋壇的旋渦。而李昌鎬讓出的空白主要被中國填補.經2006一年的浮沉,世界棋壇韓國獨秀的格局終于演變為中韓全面抗衡。2006年李昌鎬雖然在外戰顆粒不收,但在國內卻牢牢把握第一的位置,就像大山一樣壓抑了韓國棋壇。然而進入2007年,李昌鎬創紀錄四連敗,其中國手戰兩敗給尹俊相,三星杯0比2輸給常昊,內外戰都跌入低谷,這時,告別李昌鎬似乎已成定局。可是進入2月,李昌鎬在農心杯復蘇,一抹臉又露出饕餮和無敵的面孔,農心杯兩盤棋讓人分明看到他一旦想贏棋是什么樣子。如果李昌鎬決心奪回他失去的領地,那么當今棋壇誰是他的敵手呢?
農心杯后僅三天,LG杯半決賽打響,李昌鎬的復蘇沒有給趙漢乘和洪旼杓帶來好運,而是胡耀宇和周俊勛會師決賽,中國海峽兩岸實現首次巔峰對決,這對韓國又是一個重創。這不僅是因為韓國連續三屆和LG杯無緣,更重要的是韓國棋壇將失去“天王候補”級的棋手趙漢乘。趙漢乘一直是韓國棋壇的“第五人”,他的棋才足以讓他躋身天王行列,可是他受制于“宿命2%”的心理頑疾,始終在關鍵勝負的關鍵時刻失去決斷力。2006年趙漢乘3比1戰勝李世石獲得天元,似乎正在克服“恐懼成功癥”,可是LG半決賽再次走進他的陰暗,眾目睽睽之下從必勝完美地走向敗局。2007年趙漢乘再也不能延期服役,兩年的軍旅只有讓他黯然離開棋壇一線。
韓國國內棋戰,尹俊相在國手戰挑戰賽以二連勝把李昌鎬逼到賽點,安祚永獲得了十段戰冠軍。在麥馨杯決賽第二局,李世石戰勝樸正祥把比分扳成1比1。在棋圣戰,崔哲瀚和金承俊進入了決定挑戰者決賽。1月末,作為韓國第一棋戰復蘇的名人戰決出了10人循環圈陣容,引人注目的是裴俊熙以初段身份坐上了金交椅,相比之下擁有“天王”身份的樸永訓和崔哲瀚都未能進入循環圈。在新人王戰,入段不到一年的樸承華初段進入八強。樸承華是韓國棋壇目前最看好的希望之星。
韓國棋壇動向
1.李世石登上韓國排名首位
2月1日韓國棋院發表新排名,李世石以20466的積分超過李昌鎬,十四個月后重新回到了榜首的位置。2005年11、12月,李世石曾保持兩個月的第一位置,但是2006年1月把榜首位置讓給崔哲瀚。從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李昌鎬固守十二個月的第一,但是進入2007年1月李昌鎬的戰績為盛1勝4負,他不僅輸掉三星杯,國手戰亦遭遇二連敗,致使積分垂直滑落684分。相比之下李世石新年的戰績是7勝2負,他不僅獲得豐田杯冠軍,而且打入名人戰循環圈,積分上升了194分。如此一升一降,李世石反超李昌鎬287分登上榜首。此外,李映九取代曹薰鉉進入前十,睦鎮碩以十四連勝的戰績占據第15位,開始猛烈復蘇。
2.安祚永獲得十段戰冠軍
2月11日,安祚永九段(1979年生)2比1戰勝白洪淅五段(1986年生)獲得韓國十段戰冠軍,進入了韓國棋壇的有冠者行列。過去,安祚永曾獲得過最高位戰、霸王戰、名人戰的亞軍,他在入段第15年終于修成正果。
白洪淅獲得2007年度韓國棋院新人獎,他從2006年迅速在韓圍棋壇崛起,是韓國最具沖擊力的新銳棋手。白洪淅除了殺入十段戰決賽,目前還生存在王中王戰青龍組四強和新人王戰八強。
3.韓國名人戰決出循環圈
1月末,作為韓國最大棋戰,復蘇的名人戰決出了十人循環圈陣容,分別有李昌鎬九段(免選)、金承俊九段、睦鎮碩九段、李世石九段、趙漢乘八段、樸正祥九段、李映九六段、金志錫三段、金起用三段、裴俊熙初段入圍。這一陣容值得關注的是樸永訓、崔哲瀚被排除在外。2月5日,第35期名人戰循環圈舉行揭幕戰,結果金志錫擊敗睦鎮碩取得了首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