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壺關名吃謠
劉德寶
壹關置縣自秦漢, 歷史悠久多名產。
地方名吃有風味, 膳食文化閃光輝。
第一名吃數羊湯, 一碗湯里有全羊。
第二名吃個大碗, 喜筵中餐超西餐。
第三千層小火燒, 油酥工藝是絕招。
第四第五序難排, 按照產地數下來。
吃醋要吃辛寨醋, 暢銷省市二十五。
店上黃蒸甜又粘, 木匙才能抄進碗。
西柏林豆腐最實在,能用秤鉤吊起來。
常用綠豆做粉皮, 涼拌下酒最便宜。
籽糧莊雞蛋炒香椿,賽過海味和山珍。
款待女婿好吃啥, 神郊樹掌“油蛤螞”。
招待所名菜大雜燴,葷素干湯巧調配。
拉面要數土河好, 不比掛面粗多少。
悶面之最在青松, 軟軟和和香生生。
豆面小粉三合面, 黃山川底最普遍。
榆面饸饸酸菜鹵, 想嘗請到平頭塢。
熱炒涼粉去城北, 冷熱矛盾細品味。
水煎包好在城南街,皮薄餡多稱一絕。
集店快餐面炒蔥, 醬油咕嘟五分鐘。
樹掌鎮上肉絲湯, 羊湯之外湯中王。
晉莊小米把粥熬, 粥補實比藥補好。
入伏堿面在城里, 涼水一過解暑氣。
百尺涼粉調味全, 小磨香油芥茉面。
五龍山米面攤煎餅,粗糧細做農家風。
流澤氽湯味道美, 喝過一回想兩回。
關帝淙上和子飯, 有瓜有菜有地蔓。
石坡燜飯摻土豆, 常食添勁又添壽。
東井嶺火口燒松蘑,現采現吃鮮味多。
宋家河的好韭菜, 韭葉粘面不粘筷。
蛋膜包餅出雙井, 色味俱佳有名聲。
瓜菜烙餅數賽里, 小瓜越嫩越鮮氣。
新近花食為時尚, 家鄉早有瓜花湯。
老家醋調掃帚苗, 吃膩油水倍覺好。
崇賢,山后油圪壘,不黃不散不大對。
山藥蛋論好數沙陀,一白二沙當蒸饃。
“十月十”全縣油糕節,灰灰菜做餡味特別。

橋上柿餅惹人愛, 油炸上桌一道菜。
固村釀過老白酒, 好漢三杯不能走。
回車巧爐核桃仁, 又香又脆又囫圇。
芝麻灌糖數北皇, 嚼上兩口滿嘴香。
長治叫賣糖葫蘆, 多是北嶺專業戶。
南關大棗滋補晶, 飲后補腦又補腎。
石門物產奶制品, 冰糕冰磚冰激淋。

省優罐頭出鵝屋, 銷到江南和北國。
福水有股礦泉水, 瓶裝供應亞運會。
美味佳肴數省城, 壺關名吃也豐盛。
鄉親好客傳天下, 歡迎各地美食家。
(作者系原山西省農牧廳常務副廳長、省食物與營養咨詢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