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國各中小學期終考試剛結束,此時統計學生成績,特別是統計各分數段內學生人數成為各位老師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實際工作中,筆者有很多同事,還有一些中老年教師年年為統計分數段內學生人數而發愁。因此,筆者為大家準備了本篇攻略,由淺入深把所有需要用到的方法都詳細整理了一下,如果你也對統計分數段內學生人數感到茫然,不妨來看看。
入門級手法:直接查看
通過行號看人數:首先,將要統計的學科按成績由高到低排序。這里以統計語文學科為例。將光標移到語文成績所在列,依次單擊“數據/降序”按鈕,語文成績即按降序進行排列(如圖1)。
如果要統計90~99分數段學生人數,表中該分數段最低分對應行號為5,最高分對應行號為3,則該分數段內學生人數為3人。統計其它分數段內人數操作方法相同。
通過提示看人數:直接將分數段內所有成績選中,在屏幕下方狀態欄中即顯示出選定的數量,從而統計出這個分數段內學生人數(如圖2),而這里不僅僅顯示了人數的統計,還有平均分和總分的統計,一看就知道,非常快捷。
這兩種方法操作簡單易行,比較適合微機操作水平較低的老師使用。如果你具有一定的操作水平,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能獲得更多的信息。
進階級手法:篩選數據
我們以統計數學90~99分數段內學生人數為例,來看如何使用篩選法。
首先依次單擊“數據/篩選”按鈕,在成績表每一列后面都會出現一個向下的箭頭,單擊“數學”后的小箭頭,依次選擇“數字篩選/自定義篩選”,在打開的窗口將“大于或等于”設為“90”, “小于或等于”設為“99”,然后確定。屏幕左下方狀態欄中即顯示出該分數段學生人數,成績表中則是這些學生的各項信息(如圖3)。
大師級手法:函數統計
使用COUNTIF函數
以統計化學80~89分數段內學生人數為例。首先在表末輸入分數段起止分數,然后在化學所在列對應單元格下輸入公式:=COUNTIF(J2;J58,“>=80”)-COUNTIF(J2:J58,“>=90”),回車后所得數值即為化學成績在80~89分數段內學生人數(如圖4)。
DCOUNT函數統計各分段人數
我們以統計物理學科各分數段學生人數為例來看DCOUNT函數的使用方法。
首先在表末A60:B69區域內輸入要統計的學科名稱(要與表頭名稱一致)及各分數段起止分數。然后在各分數段后依次輸入公式:=DCOUNT(11:158,“物理”,A60:B61)、=DCOUNT(11:158,“物理”,A62:B63)、=DCOUNT(11:158,“物理”,A64:B65)、=DCOUNT(11:158,“物理”,A66:B67)、=DCOUNT(11:158,“物理”,A68:B69)即可統計出各分數段學生人數(如圖5)。
頻度分析數組:FreQuency
前幾個函數在使用時都有一個共同的不足,即要輸入多個公式才可完整統計所有學科及分數段內人數。而FreQuency函數則可以通過一條數組公式完成這項統計。這里,我們以統計歷史學科各分數段學生人數為例。
首先,在表末C62:C66區域內輸入各分數段起止分數并在M63:M67區域內輸入界點分數:59,69,79,89,99。選中H62:H66區域,并輸入公式:=FREQUENCY(H1:H58,$M$63:$M$67),然后按“Ctrl+Shift+Enter”確認,這樣,單元格內數值即為該分數段內學生人數。
在本例中,同時選中H62:H66區域,將鼠標移到H66單元格右下角,通過拖拉填充,即可自動計算其它學科對應分數段學生人數。
通過本文,我們不難發現,用Excel 2007統計分數段內學生人數并不復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