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刻錄速度懂的問題
Q 我的主板是nForce4 ultra芯片組的,只有兩個IDE接口,一個IDE接口接兩個硬盤,主盤是系統盤,另一個IDE接口接一個先鋒112C H(主盤),一個DVD光驅。以18×刻三菱16×DVD+R用了15分鐘,正常情況應該是五六分鐘,請問原因何在呢?
A 盡管現在刻錄機的標稱速度很快,但刻錄DVD盤片的速度和很多因素都有關系,事實上往往不能達到標稱速度。比如刻錄文件的數量多少(一張盤上刻錄幾個大文件和刻錄幾千個小文件的速度差別是較大的),刻錄盤片和刻錄機的兼容性也可能影響實際刻錄速度,你可以多換幾種品牌的刻錄盤,看哪一種最適合你的刻錄機。另外與刻錄軟件也有關系,有些較老的刻錄軟件可能無法支持太高的刻錄速度。最后還可能與其他具體的軟硬件環境有關,像系統混亂、硬盤速度低等都可能影響刻錄速度。
重裝系統后RAID數據是否丟失
Q 我的電腦用IDE的硬盤安裝系統,兩塊SATA的320GB硬盤做的RAID 0,如果我想重新安裝IDE上的Windows XP系統,會不會破壞掉兩塊硬盤組建的SATARIAD 0?如果重新安裝系統,是否需要加載RAID 0?
A 重裝系統后RAID是否還存在,關鍵是看你做的是軟RAI D還是硬RAID。軟RAID是基于操作系統的,系統沒了RAID當然也就不存在了。而硬RAID是由專門的RAID卡或主板本身支持,和操作系統沒有多大關系,重裝系統后不會破壞RAID。不過要注意很多主板在開啟RAID功能后,安裝操作系統時需要用軟驅加載驅動程序。
集成聲卡爆音的問題
Q 我用的是主板集成的聲卡,用了一段時間后,發在進行QQ視頻聊天時總是出現爆音現象,有時連聽音也會爆音,請問這應該如何解決?
A 集成聲卡出現爆音的問題,可以嘗試升級主板的BIOS和聲卡驅動程序。如果還不能解決,可以檢查一下聲卡和音箱的插頭,有時插頭松動或者臟了也會引起音箱發出爆音,正確連接或者清潔插頭之后就可以解決了。安裝Vista后CPU的超頻問題
A 我的電腦CPU是AMD Sempron 3400+,默認頻率是1.8GHz,在BIOS中超頻后,在windows XP下面就認出頻率是2.3GHz了。但是安裝Vista后,其Dxdtag輸出信息一直是默認的“AMD Sempron(tm)Processor3400+,1.8GHz”,主板是梅捷AMN6P—GR,用CPU—Z 1.38檢測CPU主頻顯示倍頻為5.0×,請問這是什么原因呢?
A 最近不少朋友都安裝了微軟最新的操作系統Vista,但有些朋友反映Vista似乎會讓超頻了的CPU“復原”,或者說就是Vista“不認”CPU超頻。其實問題并不是這樣的,遇到這個問題的朋友基本都使用AMD的CPU,導致CPu頻率“復原”甚至降低的“罪魁禍首”并非Vista而是AMD CPU的自動降溫功能(c’n’O),開啟此功能后CPU在負荷較低的情況下會自動降低倍頻,Vista對此功能的支持似乎比XP更完善一些,因此安裝Vista后,CPU往往工作在較低的頻率。如果你比較注重電腦性能,請進入主板BIDS設置中把“AMD.K8 Cool&Quiet Con—trol”選項關掉即可。
除了以上問題,安裝Vista后,還會給超頻帶來兩個新問題,喜歡超頻的朋友要注意一下:一是Vista比以前的操作系統更加復雜,因此對硬件品質的好壞也更加敏感,而且Vista啟動中集成了MEMTEST,啟動時如果內存有任何問題都會導致無法進系統,有時候我們超頻后windows XP運行正常,但可能Vista就無法啟動,這與過去超頻后可以在DOS下正常工作,而無法進/kWindow s的情況是類似的。二是Vista在防盜版機制上對硬件規格的檢測更加嚴格,c Pu頻率發生變化后也往往無法正常啟動,而現在能在Vista下正常工作的軟超頻工具還不成熟,會給喜歡隨意超頻的朋友帶來麻煩。
使用U盤啟動系統的問題
Q 我的U盤啟動盤是用USBoot這個軟件做的,模式是ZIP的,啟動后u盤在系統里被認成是本地硬盤,可以在VIA芯片組的主板上啟動,可是無法在NVIDIA nForce4主板上引導進入DOS,請問應該如何設置?
A 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我們知道,通過USB口啟動系統有:USB—HDD、IISB—FDD、USB—ZIP USB—CDROM等不同模式,這些不同的啟動方式并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但仍存在一些小的差異。不是所有主板都同時支持這四種模式,如果在其他電腦上無法啟動,建議你更換一下U盤的啟動模式即可,現在大多數U盤都支持兩種不同的啟動方式。另外要注意在主板BIOS中設置合適的參數,除了啟動模式要與U盤匹配外,還要注意將“USB Legacy Support”設置為“All Device”。另外建議你用一下HP的USB啟動盤制作工具,兼容性非常好。
i945G為何只能正常用一個IDE設備
Q 我的i945G主板只帶一個IDE接口,用一根數據線連接硬盤和光驅,光驅設為從盤,硬盤為主盤,在啟動機子時,只檢測到一個IDE設備(硬盤),當把連接硬盤的數據線接口拔掉后,可以檢測到光驅。重新連接上硬盤,又檢測不到光驅了,數據線已經換了幾根了,始終不行,請問這是什么原因呢?
A 這個問題我估計最可能的原因是設備間的兼容性問題,建議你重新設定一下光驅和硬盤的主從情況,試試將光驅設為主設備,而將硬盤設為從設備,或者都設為通過電纜自動選擇,并調整一下主板BIOS中IDE口的相關設置,連議將IDE設備類型都設定為自動檢測。另外主板本身存在質量問題也可能導致類似故障,可首先升級BIOS到最新版本,仍有問題請將主板送修。也可以買一根“易驅線”將光驅外置使用,或者買個轉接頭轉到SATA接口上用。
筆記本顯示分辨率不正常
Q 我有臺IBM ThinkPad筆記本電腦,它的顯示屏為13.1英寸,分辨率為1024×768,前段時間我安裝了一些軟件,其中一個要求用800×600的模式,我按照要求設了,過后卻發現無論如何都無法設回1024×768了,請問這是為什么?
A 目前筆記本電腦的顯示芯片和顯存配置一般都支持1024×768甚至以上的分辨率,但是實際能使用的最高分辨率要受液晶顯示屏的限制。從你遇到的情況來看,液晶顯示屏本身支持1024×768,但后來最高卻只能設置為800×600,這可能是在操作系統中設置了錯誤的監視器類型。在“顯示屬性/設置/高級/監視器”中將監視器類型更改為“便攜機顯示面板(1024×768)”,就能夠重新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了。
為什么頻繁藍屏
Q 我的新電腦配置是:AMD速龍雙核3600+處理器,映泰TF550主板,影馳7600G E高清版顯卡,金士頓512MB DDR2 667內存,航嘉冷靜王鉆石2.2版電源,希捷7200.9 160GB硬盤,明基16×DVD刻錄機。電腦開機幾分鐘就會出現藍屏,藍屏時出現以下提示:0X000000D1或nvata.sys,請問這是硬件質量問題還是兼容問題?或是軟件不兼容?應該如何解決呢?
A 出現藍屏可能和主板驅動有關,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依次進行檢查:檢查BIOS設置,尤其內存和SATA的相關選項:重裝處理器和主板驅動,或者更換驅動版本;重裝系統,請不要用GHOST方法安裝系統。
P965主板用IDE、SATA硬盤組建RAID
Q 我使用微星P965 Neo-F主板,SATA硬盤連接在SATAI口,PATA硬盤連接在IDE口(主設備),另外IDE再連接一個光驅(從設備)。想用SATA和PATA硬盤組建RAID。請問應該如何實現?
A 組建過程如下:進入BIOS設置,把On Chip Second—ary PCI IDE的IDE/RAID Control選項設置為RAID模式,重新啟動。按“Ctrl+J”進/NJMB361的RAID設置,選擇硬盤、RAID模式設置,保存退出。然后制作RAID驅動軟盤。JMB 36x的RAID驅動有很多版本,有些版本安裝XP時檢測硬盤時間很長,安裝后xP啟動很慢。經測試,1.12.04.00版(06/26/2006)的比較好。Windows XP安裝過程與常規一致,只是在安裝時需要按F6選擇安裝RAID控制器驅動。安裝完成后在Windows XP設備管理器會看到光驅已經變成SCSI的。
電源功率是否足夠的問題
Q 我的電腦采用Intel core 2 duo E6300處理器,主板為華碩P5B,內存為宇瞻1GB DDR2 800,硬盤是邁拓160GB SATA2,顯卡是影馳GeForce 7900GE骨灰玩家版,電源為長城350P4電源,最大功率350W。顯卡沒有外接電源,開機進入桌面時提示:“NVIDIA系統衛士報告使用NVIDIA GPU的圖形卡供電不足”并提示圖形處理器已將性能調至保持系統安全運行水平,電腦能正常使用。是不是電源功率不夠?如果我換成額定350W的電源夠不夠?
A 你的問題明顯不是電源功率不足,而是因為沒有連接顯卡的外接供電接口,因為在開機進入桌面時,顯卡并沒有全速運行,此時系統功耗應該不足200W,因此不會因為電源功率不足導致顯卡工作不正常。請檢查顯卡上6pin的外接供電接口是否正確連接,如果電源沒有提供6pin的PCI-E外接供電接口,可以使用轉接頭。
數碼存儲卡的兼容問題
Q 我買了一張150×2GB SD卡,發現在貝爾金的讀卡器上不能正常使用,就跟沒插卡一樣。試過用這個讀卡器配別的卡正常,也試過用另外兩個讀卡器配這個卡,也都能用。難道這個還有兼容性問題?
A SD卡盡管是存儲卡標準之一,但仍與某些設備存在一些兼容性問題。還要注意雖然大多數能用SD卡的設備可以兼容MMC卡,但有個別產品是不行的。容量超過2GB的新款SD卡,由于采用了新技術,很多設備都無法兼容,當然有些設備可以通過升級固件加以解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