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瀚
當地官員稱,部分老員工希望集資收購礦山的提案,在職工代表大會上并沒有得到通過。以徐為首的老職工則指政府方面出動了警力,并通過種種辦法影響投票的公正
圍繞湖南桃江板溪銻礦的爭議仍在持續。包括板溪銻礦前任礦長徐抗輝以及原工會主席、副礦長等在內的部分老職工強烈質疑在板溪銻礦2006年改制中存在嚴重的“賤賣”行為。
“價值10個億以上的礦山資產,以5588萬元的價格賤賣,這讓我們完全不能接受。”1月8日,徐抗輝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而湖南省桃江縣副縣長劉燦云則向《瞭望東方周刊》表示,“或者操作上有些不規范,但總體來說,板溪銻礦的改制是沒有問題的,是桃江縣招商引資的重要成就。”
改制與爭議
劉燦云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板溪銻礦是桃江縣最大的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2005年上繳利潤600萬元,稅收1400萬元。
2005年,桃江縣有關方面提出,對板溪銻礦進行改制。2005年11月23日,分管工業的副縣長劉燦云率企業改制協調指導小組進駐板溪銻礦,實施“改制”。
“在一未清產核資、二未全面審計、三未進行資產評估、四未披露信息、廣泛征集受讓方進行公開、公正、公平競標的情況下,劉燦云下車伊始,即宣布:縣委、縣政府已決定,將我礦以4888萬元人民幣的轉讓價格出讓給西部礦業有限公司。”徐抗輝說。
當時,以原礦長、現縣工業局干部徐抗輝為首的一部分老員工提出,“如果這樣的價格賣板溪銻礦,我們職工自己集資買。”而據徐說,當時劉燦云回答:“你們自己買,要加2000萬元。”
為什么地方政府更青睞西部礦業?副縣長劉燦云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主要是因為西部礦業的實力,縣政府只是向職工推介了西部礦業,并未定下價格。

西部礦業有限公司位于中國西部的青海省,是一家國內大型的礦山勘探開發公司。它控股的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計劃于2007年上半年在港上市,公司可能將通過上市募集2億~3億美元。而隨著金屬價格的高漲,香港分析師認為,將可能募集5億~6億美元。
根據其向香港聯交所提供的資料,西部礦業股份公司擁有5個有色金屬礦,其錫鐵山鉛鋅礦屬中國最大獨立礦山,年產逾150萬噸鉛鋅。
而西部礦業有限公司的母公司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也實力雄厚,集團公司的首席發展官鄧吉牛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表示,2006年公司的銷售收入可達到100億元人民幣。
鄧吉牛同時也是西部礦業有限公司的CEO,一位十幾年前從當時業已枯竭的錫鐵山鉛鋅礦山深處根據獨創的找礦理論發現全新礦脈的地質學博士。
“西部礦業是國內礦山方面有數的大公司,而其老總更是地質方面的專家。這些都是徐抗輝等老員工做不到的,作為私人老板,他們只會消耗資源。”桃江縣政府辦負責聯系工業口的副主任胡紅霞這樣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但徐抗輝為首的一部分老員工提出,按照原國家體改委發布的《關于加快國有小企業改革的若干意見》第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同等條件下,本企業職工可以優先購買。”
但桃江縣劉副縣長告訴記者,他目前的身份是縣工業局的一名干部,和他一起上訪的也主要是原副礦長、工會主席等退休員工,“并不能代表廣大職工”。
外逃貪官的背后
正在僵持不下的關口,板溪銻礦發生了一件震驚整個益陽的經濟犯罪事件。
2005年12月中旬,板溪銻礦財務科副科長兼出納龍海洋攜巨款531.8萬元潛逃,此事在不大的桃江縣引起了軒然大波,更進一步激化了老員工對改制的疑慮。
徐抗輝為首的一部分老員工告訴記者,當時板溪銻礦的領導竟在案發一個星期以后才報案,而縣里政法機關遲遲不發通緝令,偵破極為不力,以至案發一年有余,并無半點下文,至今不了了之。但劉副縣長表示,案發后當天就已經立案,當天晚上就采取措施,“有些措施比如通緝令等不能向社會公開”。
“這事情政府確實尷尬。”桃江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這樣評價。
“從法律上說,應該要拿時任老總陳建宙是問。”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干部告訴記者,“但基于兩點:一是案件一直未有證據,案犯未能抓獲,責任不好厘清;二是西部礦業接手這個公司,人生地不熟,不用原來的老總,他們會寸步難行。這么一個復雜的企業,在管理上一步到位用空降兵確實不宜,除了他又沒有合適的人選。”
劉燦云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目前,湖南省公安廳已經掛牌督辦此案,湖南省紀委調查組之前也專程就此來桃江縣調查,“省紀委的態度也是等龍海洋落網,再追究相關干部的失察、瀆職的責任。”
徐抗輝為首的一部分老員工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龍海洋事實上是當時的礦長陳建宙的親信,他這一走,陳某難辭其咎。”
甚至有種說法,在龍海洋出逃數月后,還有不少人在長沙遇見過他,據此,徐抗輝為首的一部分老員工認為,龍海洋出走之事并不單純,很可能掩蓋了之前板溪銻礦財務上存在的黑洞。
他們拿出板溪銻礦產銷數據,現任礦長、縣工業局副局長陳建宙在礦任職4年多期間:接任庫存產品1296.5噸,4年6個月的產量合計10335.6噸。而2001年7月29日至2006年6月銻的價格均價在20000元/噸以上,應實現銷售收入24000萬元以上。
而2006年7月25日的縣審計局對陳某的審計決議書顯示,其他任期實現銷售收入為16031.8萬元,據此,徐抗輝等人認為,陳某隱瞞銷售收入8000萬元以上。但記者無法證實這一說法的準確性。
因此,在沒有對板溪銻礦進行合理全面的評估和審計之前,板溪銻礦部分老員工認為,改制不可能公正進行。
評估焦點:地質儲量
受到員工質疑后,桃江縣政府對此也有自己的應對。
“當時,副縣長幾乎全部身心都投在這家企業改制上,還抽調那么多人員,組成工作組,工業局安排了三個副局長:一個兼任老總,一個任留守處主任,一個做群工。”桃江縣政府辦副主任胡紅霞說。
2006年3月,西部礦業公司及一家注冊在江西的公司以5588萬正式整體收購桃江縣板溪銻礦資產,組建了由西部礦業公司控股的桃江久通銻業公司。公司注冊資金6500萬元,原礦長陳建宙留任總經理,公司董事長由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發展官鄧吉牛擔任。
2006年7月25日上午,桃江久通銻業有限責任公司在湖南省桃江縣舉行了掛牌儀式。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領導、湖南省桃江久通銻業公司董事長鄧吉牛及友好客商、兄弟單位、合作單位代表等共200多人參加了掛牌儀式。
在場外,卻有一群上了年紀的人聚集。有參加掛牌儀式的干部告訴記者,“西部礦業還承諾要在桃江縣進行后續投資,但出現這樣的情況,人家很可能認為我們的投資環境有問題。”
“如果是普通農民,是一般工人,過激一點,可以理解。”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桃江縣政府干部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但是,徐抗輝是一個黨培養多年的企業干部,而且,現在還在縣工業局拿著國家的工資,卻一天到晚跑來跑去地搞串連。”
徐抗輝對此不以為然。
桃江縣板溪銻礦2006年元月27日與西部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協議整體收購,根據記者獲得的合同復印件,該合同規定,總價款為5588萬,資產主要包括三大項:土地房屋設備、采礦權、注冊商標等。合同規定,西部礦業自合同生效起5天內,將4000萬支付到指定賬戶,并進入礦山進行接收工作。
根據徐抗輝的說法,西部礦業這次收購的資金是2006年4月左右從益陽市工商銀行貸款的4000萬元,而這筆貸款的抵押物是原板溪銻礦隱瞞銷售收入存入該行的現金,屬于“空袋子買米”。對于這個說法,記者無法求證。
板溪銻礦是否“賤賣”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評估和價款。2005年,板溪銻礦上繳總利稅就達2000萬元,為何出讓價款僅為5588萬元?
劉燦云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桃江縣接觸過多個投資者,西部礦業已經是條件最優厚的一家。但他沒有具體說明其他公司的出價。
據本刊記者了解,板溪銻礦出售并沒有經過拍賣或者投標等競價程序。
“西部礦業方面對桃江縣方面也給出了自己的承諾,”劉燦云介紹,“比如3年不帶走結存利潤,全部用于擴大再生產,投資建設一個面積約400畝的冶煉工業園等。”
桃江縣有關方面表示,在益陽市有關方面兩年內完成改制的部署下,板溪銻礦職工代表大會通過了改制方案和職工安置方案。“這是嚴格按照國有經濟改制的有關政策執行。”
劉燦云稱,部分老員工希望集資收購礦山的提案,在職工代表大會上并沒有得到通過。以徐為首的老職工一方則指政府方面出動了警力,并通過種種辦法影響投票的公正。
1月19日,桃江縣政府辦副主任胡紅霞給本刊記者來函,對板溪銻礦的儲量問題做了說明。函稱,2003年,板溪銻礦委托湖南省地質研究所(現湖南省國土資源規劃院)進行了儲量核定,其期末保有儲量為8784噸。函中稱,“以1995年報告為基礎,對2003年報告中提交的實際生產資料予以采用。”
湖南省國土資源規劃院總工程師申志軍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銻礦是國家戰略資源,經過幾年的開采,對消耗的資源和新發現的資源,應給予確認,而根據相關法規,在采礦權轉讓應當由有資質的部門重新做儲量評估。”
他向記者證實,原來板溪銻礦確實有和他們聯系做儲量評審,后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行。
桃江縣政府的來函中則稱,在2006年做了“動態儲量評審”,目前還在上報過程中,但函中并未披露該項儲量評審的確切數據。
不肯放棄的徐抗輝
徐抗輝對《瞭望東方周刊》強調,“板溪銻礦在評估中存在很大的問題。”
劉燦云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了評估的過程,“評估分三部分進行。地上部分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礦冶設備等,是由本縣一家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商標等無形資產,委托湖南省一家專業商標評估機構進行;而最大宗的采礦權,請的是省里有色勘測院進行評估。”
“礦藏8000多噸,剛夠四年左右的開采,現在,西部礦業必須投入巨資探礦。”胡紅霞說。
有知情人士表示,縣政府出于招商考慮,在價格上給予一定的優惠,也不是不可能的。但徐抗輝認為,關鍵是對儲量的評估,從根本上說就是有問題的。
“根據國務院242號令第九條‘轉讓國家出資勘察所形成的探礦權、采礦權的,必須進行評估,評估結果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確認。”徐抗輝告訴記者。
而根據《礦產資源儲量評審認定辦法》(國土資發(1999)205號)第四條,國家對礦產資源儲量的評審、認定實行統一管理。
“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履行評審、認定的,綜合經濟管理部門不予受理礦山建設或水源地建設項目立項申請;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不予受理探礦權、采礦權以及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申請;證券管理機構不予受理公開發行股票申請;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不予受理貸款申請。”
桃江縣政府辦負責聯系工業口的副主任胡紅霞也告訴記者,“前幾天,我們礦里根據國土資源部門的要求,請省有色地堪局二總隊的專家來進行了動態的儲量檢測,結果顯示,還有8000多噸礦。”
但徐抗輝說,國土資源部指定的14家儲量評審機構中,湖南有色勘測院并不在其中,換個說法,就是目前的評估并不符合國家的法規要求。
徐抗輝計算,按照法定的SD方法,即單元計算儲量=單元體積×礦體比重x地質品位,A、B、C三級儲量就在89996.98噸。
徐說,目前礦山開發的是1號礦脈,“根據我們幾十年的礦山工作經驗分析,排除3、4號脈不算,二號脈17平(‘平指的是工作面,開礦是一平一平往下挖)以下的新增遠景儲量少說也有2萬~4萬噸。”
但即使是按照這個評估結果,以目前的市場價格,再扣除每噸1萬~2萬元的成本,每噸產品的純利潤按25000~30000元計算,保守的收入也應該在2個億。
如果以此計算,總評估價顯然不應該是目前的價格。而西部礦業內部實際上也是看好板溪銻礦的。該公司桂陽分公司副總經理于春勝在2006年9月份的一期《采礦技術》上撰文稱,板溪銻礦礦體“礦化好,厚度大,品位富……礦床成因為中低溫熱液充填型銻礦床。礦區內找金的前景大于找銻。礦區深部-300米以下可能存在富大銻礦體。”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新的久通銻業成立后,在發起成立的兩家公司中,除了西部礦業有限公司,還有一家注冊在江西新干縣的鑫達金屬有限公司(占股20%)。
以徐抗輝為首的部分老職工曾指責,原縣委主要領導的家人在江西經營金屬生意,并認為該公司是該領導獲取利益的載體。
但經本刊記者前往江西調查,江西新干縣的鑫達金屬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浙江人投資的金屬經營企業,參與了西部礦業的多個礦業項目投資。目前看來,這種指責缺乏依據。
有桃江縣的干部告訴記者,徐抗輝在擔任礦長期間累積了數百萬的資產,“縣有關部門還有關于他的舉報信”。
桃江縣主管工業的副縣長劉燦云告訴記者,省市紀委都到江西做了調查,“我們這些做事情的干部是受了委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