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啟明:大學社改制 發展的外部環境有待改善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社長肖啟明在全國大學出版社體制改革研討會上說:良好的外部環境是高校出版單位依法經營、規范管理和健康發展的基礎。我們希望上級主管部門能為高校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以促進大學出版社的體制改革。一要盡快完善出臺有關出版的根本大法,以解決法律相對于出版行業發展滯后的問題,以及改制后《公司法》和《出版管理條理》在現實中時有沖突的問題;二要強化政府監管和服務職能,依法對出版活動和出版物市場實施監管,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加大監管力度;三要授予具備條件的大學出版社出版物外貿經營權,運用多種措施鼓勵、引導、扶持出版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使外向型的出版產業快速發展,讓華夏文化走向全世界。
李家強:大學出版社轉制的實質是對法人屬性重新定位
清華大學出版社社長李家強在接受《大學出版》采訪時說:出版社轉制的實質就是對出版社的法人屬性進行重新定位,從根本的體制上進行改革,理順關系,作到責、權、利明晰,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發展出版產業。大學作為主辦單位,是大學出版社的唯一股東,享有出資人的權利,出版社作為經營者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回報股東,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作為大學出版企業,國有資產的授權經營不僅包括有形資產的經營,更重要的是大學無形資產的經營。大學出版社與大學密不可分,大學出版社的發展應與大學整體建設發展目標保持一致。
石濤:網絡是開發“長尾”的最有力方式
卓越網副總裁石濤在接受《中國圖書商報》采訪時說:消費者本身的需求變化給長尾市場帶來了機會。消費者需求受到兩個方向的作用力:大眾媒體對消費者需求有強大的引導功能,會把消費者往統一的產品方向引導;而每個人又都有想掙脫主流尋求自己個性需求的本能。兩個方向互相作用,形成了我們現在的市場。當然,有悲觀的看法認為,人們最后會變成沒有自己想法、完全被大眾文化拖著走的動物。但目前看來,事情還沒有那么悲觀,越來越多的人想掙脫主流的慣性,發現自己的需求。長尾理論在互聯網里面能夠產生,正是因為網絡使人的個性得到極大的發展。
仝冠軍:應對手機出版,保護核心資源
仝冠軍在《中國出版》上撰文說:傳統出版領域,版權保護主要對著作權有效,而在手機出版領域,包括整個數字出版領域,出版權、編輯權都應該受到保護。在我國,出版權的獲取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而電信運營商無論從出版管理的角度來說,還是從出版品牌、文化影響力的角度來說,都遠遠不如出版社。電信運營商提供的僅僅是技術,而手機出版的核心——信息及其出版權則應該是由出版社牢牢掌握,不可輕易、廉價地將圖書的電子版權轉讓出去。出版社在和作者簽訂合約的時候,最好聲明擁有除平面出版以外的出版權,可以一次性付給作者稿酬——這一做法在學術期刊領域已經很普遍。如此,出版社就擁有了作品的數字出版權,在手機出版及整個數字出版領域中占得先機。
杭瑛:少兒類圖書走出低迷六招
杭瑛在《中國新聞出版報》上撰文說:家長對孩子早期教育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奠定了低幼圖書的消費需求肯定還有較大增長空間,建議出版選題和市場營銷應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按嬰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視覺閱讀習慣來確定。第一招,低幼讀物應把知識性融于趣味性中;第二招,從市場銷售來看,低幼作品應該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益智、動手、幻想和服務親子教育需求;第三招,幼兒讀物不可忽視的是色彩和圖案,這也是吸引家長購買的重要因素;第四招,圖書從內容到形式和銷售模式等環節要體現出差異性;第五招,加強市場培育;第六招,要善于借勢,借助傳播媒體的宣傳力度來開發與此相關的低幼讀物,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吳福輝:呼喚更多的城市史著作
學者吳福輝在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舉辦的“都市文化——文學學術研討會”上說:目前,對于古代至現代中國城市史的研究不夠完備,導致城市史研究著作的缺乏。上海、北京雖有城市史著作,但是屬于私家的,有見解的并不多;雖然材料積累豐富,但是缺乏包括各種子題(如經濟、商業、教育、禮儀、演藝)的系統整理。而京滬以外的城市史,如與文學關聯較大的南京、揚州、蘇州、武漢、成都等長江流域由東到西的城市,則更少有出色的城市史著作。 研究城市史,學者在對都市文學進行研究的同時,還要兼作對該城市歷史的基礎性研究,負擔繁重,力不從心。對都市文學、文化的研究需要有綜合看待中國城市的基本態度,才能夠逼近中國都市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