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瑞華
《中國標準書號》GB/T 5795-2006已于2006年10月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頒布,將于2007年1月1日起在全國實施。屆時,我國出版業將正式使用13位中國標準書號。為協助各出版單位、發行機構以及圖書館等相關單位做好書號升位的準備工作,準確理解和掌握新版《中國標準書號》的內容,保證2007年1月1日新標準的正確實施,現就中國標準書號的應用作如下解答。
問:新舊版本《中國標準書號》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答:最大的區別是中國標準書號(以下簡稱“標準書號”)的結構變化。2002版的10位數字標準書號由四部分組成:ISBN 組號、出版者號、書名號、校驗碼。其中組號、出版者號兩部分合稱為出版者前綴。2006版的13位數字標準書號由五部分組成:ISBN EAN·UCC前綴-組區號-出版者號-出版序號-校驗碼,其中EAN·UCC前綴、組區號、出版者號三部分合稱為出版者前綴。
問:在10位數字的標準書號前加上3位數字“978”就是13位數字的標準書號嗎?
答:不是。10位和13位數字的標準書號校驗碼的計算方法不同,正確的方法是去掉10位數字標準書號的校驗碼,在組區號前加978,以新的模數公式重新計算,得出新的校驗碼。
問:2007年1月1日后,10位和13位數字的標準書號可否同時使用?
答:不可以。2007年1月1日以后,所有使用標準書號出版的圖書、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等都應使用13位數字標準書號。
問:已經出版的庫存產品是否需要使用新的標準書號和條碼?
答:不用。但應該在書目信息及征訂目錄中將10位數字標準書號轉換成13位數字的標準書號。
問:出版者已領取但尚未使用的標準書號和條碼該如何處理?
答:出版者可以將這些書號轉換為13位數字格式繼續使用。已經制作了標準書號條碼軟片的,可以憑原條碼到新聞出版總署條碼中心免費換領新的條碼軟片。
問:在我國標準書號系統中還有許多10位數的標準書號,為什么我們還需要升位呢?
答:中國標準書號作為國際ISBN系統在中國的具體應用和組成部分,所分配的ISBN號是建立在國際統一規劃基礎上的。為保證ISBN系統在世界范圍內的正常運轉,需要對國際ISBN系統進行擴容,增加整個系統的編碼容量,所以國際ISBN中心決定使用13位數的ISBN號。中國標準書號則根據國際ISBN中心的規定,與全世界同步使用13位數的標準書號。
問:我國可以在現有的10位數字標準書號上使用979前綴嗎?或者說能否在新的979范圍中得到與我們在978范圍中相同的前綴?
答:未來“979”前綴內的ISBN分配將會遵循一個新的標準,我國現在使用的組區號“7”在“979”前綴編號方案中可能歸其他組區使用,所以不能在現有的10位數字標準書號上使用979前綴。
問:出版者與另外一個出版者合作出版,是否需要在合作的產品上標識兩個出版者的標準書號?
答:兩個出版者均有權在該產品上標識自己的標準書號,并在標準書號后注明對應的出版者。但只能有一個標準書號以條碼形式顯示。
問:出版者是否可以把已使用過的標準書號重新分配給其他的產品,因為以前的產品已經不再印刷(制作)了?
答:不可以。一個標準書號始終只能標識一個出版物的某一版本或某一產品形式,即使該出版物不再印刷(制作)。
問:多卷冊出版物應如何使用標準書號?
答:由多卷冊組成的出版物,應為整套出版物分配一個標準書號。如果該套出版物的各卷可單獨出售,則每卷都應有自己的標準書號。即使每卷不單獨出售,也建議每卷分配一個標準書號,以便于發行和處理退貨。
問:13位數字標準書號條碼的印刷位置有新要求嗎?
答:對于印刷形式的出版物,標準書號條碼應印刷在封底(或護封)的右下角;對于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及其他非印刷形式出版物,標準書號條碼應顯示在外裝幀面和載體標識面上。
問:當一個出版者接管了另一個出版者,原出版者已有自己的ISBN前綴。以后所有的書將用新出版者的名字出版,是否需要將原出版者的所有圖書都重新編號?
答:不需要。當新的出版者使用自己的名稱和版權標記重印圖書時,才需使用新的標準書號。
問:如果出版物無論內容、載體或裝幀形式都沒有改變,只是改變了出版者,是否還要申請新的標準書號?
答:由其他出版者重新印刷或制作的出版物,或使用不同出版者的出版標記再版的出版物,應該使用新的標準書號。
問:標準書號后面的圖書分類及分類種次號是否需要標出?
答:不需要,因為在GB/T 5795-2002版標準中已刪除了標準書號的圖書分類及分類種次號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