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兒童,天真,爛漫!他們,需要陽光,向往藍天,呼喚著自由。
茅山東麓,丹金溧漕河西岸,坐落著一所小學——金壇市金城鎮中心小學。小巷深處,一道白色圍墻。頂著綠色琉璃瓦篷蓋,圈圍起區區13畝領地。香樟,雪松,還有高大的白玉蘭。綠樹掩映之中,樓群擁擠,操場狹小,卻成了1800多名學生歡樂的天地!
“酒香不怕巷子深。”金城鎮中心小學的教師們,就信這個理!
追溯140多年的辦學歷史,尋訪省內外名師名校,如今,他們意氣奮發,譜寫著課程改革的新篇章:營造綠色教育,建設師生同生共長的快樂家園!
他們遵循“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指導思想,采用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的基本模式展開教育教學。
同學們為喜愛的水果“吹牛”,大家都“吹”向草莓。于是,綜合實踐活動有了“草莓”的主題。一傳十,十傳百,同年級6個班,推開了“草莓”系列活動。同學們樂了,老師們笑了,家長也趕來湊熱鬧了,呼啦啦幾車人開進了農家草莓棚,看草莓主人,聽草莓故事,摘草莓果實,回家查閱草莓資料,搜集草莓產品。寫草莓作文,想象草莓的未來世界。
因校舍改造,全校搬遷到第三中學閑置的校園過渡辦學。校園面積一下子翻了兩倍多。瞅著校園內幾塊空地,幾個同學向老師嘀咕:“能不能讓我們種蔬菜?”一陣陣歡笑聲里,師生們鋤草,翻地,播種,施肥……幾十天過去了,蠶豆苗有筷子高了,青菜綠油油的了。幾個同學想吃餛飩了——菜地里,一陣七手八腳;教室里,香味繞梁。品嘗著自己親手包的餛飩,大家樂得合不攏嘴。
在商場門口,同學們被一位捏面人的老藝人吸引了。一陣竊竊私語,大家商量著把老藝人請進教室。同學們跟著老藝人捏面團,搓面線,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立于小棒端頭,演繹著孩子們童年的故事。
同學們愛讀書,可是手頭的課外書并不多。大隊部辦起了圖書跳蚤市場,大家紛紛將家里閑置的圖書帶入了市場。同學們擺地攤,寫廣告,一陣陣叫賣,一聲聲討價還價,圖書在孩子們的手里流轉,孩子們在書海中暢游。
軍訓,也是挺有意思的。同學們走進軍營,穿起迷彩服,在教官的一個個指令中,列隊,打靶,拉練,觀看國防錄像。幾天下來,腿腳酸了,衣服臟了,父母心疼了。一遍遍嘹亮的軍號,回響在同學們的心間,只有他們才知道過了把當兵癮的無窮樂趣。
金壇,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的故鄉。華羅庚教授身殘志堅、精勤不倦、自強不息的精神,激勵了金壇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長。幾個數學老師走到一起來了,組織數學愛好者開展俱樂部式的學習活動。他們根據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基礎、生活經驗和需求,編寫數學故事。設計數學游戲,舉辦數學專題知識講座,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和數學閱讀活動,引領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常常為了一個概念的判斷而爭辯得面紅耳赤,為了一道道難題的分析而冥思苦想,為了一條新思路的獲得而歡呼雀躍,為了一個數學故事而開懷大笑,也為小組中一個學生的進步而發出由衷的喝彩。他們中的代表,參加了全國“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將金牌捧回來了。那熠熠閃爍的金光,照亮了同學們的心田。
來到金城鎮中心小學的客人,目睹校內的各項活動,無不由衷發出感慨:螺螄殼里做道場。是的,金城鎮中心小學校園是小了點,建筑面積是少了點,物質條件是差了點,但是,心靈的空間是可以無限擴大的。老師們憑借豐富多彩的活動,改變了教學方式。投入到喜聞樂見的活動中,學生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