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Blog”在中國的發展,它的翻譯——“博客”已為一般人所接受。然而,它的另一種翻譯形式——“泊客”卻并未消失,并在使用過程中呈現出更豐富的內涵。
“泊客”在網絡中的用法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本文例詞、例句皆引自網絡):
第一種,雖然現在“博客”已經成為“Blog”在漢語中的一般翻譯,但仍有眾多的網民用“泊客”來稱呼自己的Blog。如“憤青泊客”“城市泊客”“拾貝泊客”等。這種用法是在“網絡日志”(Blog)產生之初,由于沒有統一的、為絕大多數人所接受的翻譯而出現的,同時出現的其他譯法還有“勃客”“駁客”“泊科”“泊棵”以及“博棵”等。經筆者統計,網絡流傳最多的還是“泊客”和“博客”。
“泊客”的第二種用法與Blog相去較遠。如:
(1)“泊客”?是停泊,還是漂泊?
(2)一個漂泊的城市泊客,可以看到許多停泊在這座城市的漂泊的人。
(3)泊客:漂泊之人,行于四處……
(4)泊客,如一個漂泊不定的游子,期待一個停泊的港灣,期待一個能安靜小憩的角落。
這里的“泊客”即“漂泊在外的人”。此時的“泊客”與漢語中的“俠客”“說客”等詞的構成是一樣的,即是偏正結構的合成詞。
有時,“泊客”還可指“精神上無所歸依的人”。如:
(5)不錯,我就是一名泊客。在這片土地上,在這個人與人之間距離愈發遙遠的世界,我們渴望認識更多的朋友,我們渴望心與心的交匯,如同渴望著生命與自由。
(6)其實,變幻的人生里,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泊客。走過多少崎嶇,經過多少坎坷,闖過喧鬧,踏過寂寞,在風中追憶,在深夜中懷念……
另外,“泊”還有“淡泊、恬靜、恬淡無為”之意,此時的“泊客”便有了“淡泊名利,不役于物的人”的意味了。如:
(7)我倒是覺得成泊客更好,當今的環境下,很多事情更需要拼搏乃至搏命的勇氣和淡泊功名、不計眼前的洞見。
(8)做一個淡泊的過客,不是為了博取別人的歡顏,而是因為自己是一位“泊客”。
在以上例句中,“泊客”已經完全是漢語中的一個新詞了,表示“淡泊名利、恬靜無為的人”。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泊客”一詞的意蘊在產生以后發生了較大變化。它最初只是作為“Blog”的音譯詞,但在運用過程中,它的意義更多地融入了時代精神和漢民族的文化內涵。當“泊”作“漂泊,棲止,停留”講時,“泊客”指“漂泊在外的人或精神無所歸依的人”;當“泊”作為“淡泊,恬靜”講時,它又指“淡泊名利、恬靜無為的人”。這就使得它似乎成了有著不同經歷、遨游于網際的網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的最好注腳,也正基于此,“泊客”一詞才受到廣大網民的歡迎,才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