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名美國航天員在蘇聯首顆人造衛星發射之際預測,人類要登上月球還需要數代人的努力,然而他的說法在12年后就被推翻了;1995年,當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中描繪數字化圖景時,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然而當預想變為現實時,沒有人覺得不合情理。
2006年11月15日,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在創刊50周年之際,向世界40多名各領域頂尖科學家發出“英雄帖”,邀請他們再次對未來做出了描繪。就讓我們跟隨他們的“頭腦風暴”,走入50年后的奇妙世界吧。
四肢可以再生
科學家羅伯特·辛什米爾在1957曾預測,基因科學的發展有巨大潛力。他說得沒錯。如今,芝加哥大學的人類基因學家布魯斯·拉恩將這幅藍圖描繪得更加清晰。他說,到2056年,地球生命的形態將在基因技術的幫助下發生變革,供移植的器官可以從豬這樣的動物體內生長和培植,而不必再等死者捐獻,無限量供應將成為可能。
費城威斯塔研究所的教授埃倫·哈伯·卡特茲甚至預測,人體可以借助再生性藥物來實現一些器官的自我更新,而無須通過移植手術。“心臟再生就在不遠的將來,手指腳趾的再生可在5至10年內實現,四肢再生技術將在其后幾年內出現,最后受損脊椎也能被修復。50年之內,全身器官的更新將成為一種常規。”到時候,四肢癱瘓者不但能治愈,還能跑步。即便你對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不滿意,也能通過這種技術進行一次“更新換代”。
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理查德·米勒預測:“現在將哺乳動物的壽命延長40%已經是實驗室的常規性技術。到2056年,這種增強的身體保護系統將應用于人類身上,到那時百歲老人的生氣和活力將不亞于現在60多歲的人。”
女性育齡延長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爾·杰拉西認為,人類生育技術在未來50年將繼續發生變革。他預測說,女性在年輕時就可以將提取出的卵巢組織或卵細胞儲存起來,這樣生育年齡就能延長10年甚至更長。
電腦自我更新
任何一種技術和工具都是人類身體的延伸,而計算機出現和發展讓這種延伸有了無限可能。科學家還預測,人類在50年內將發明性能極為出色的智能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夠將有助于揭開宇宙起源的奧秘。人類還有可能解開140億年前宇宙大爆炸之謎。
普林斯頓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預測,隨著宇宙奧秘逐步揭開,人類將在移民外太空的路上邁出試探性的一步:“在火星上建立自給自足的殖民地將為人類提供一張‘生命保單’,以應對地球上的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