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唐盛世。當今圣上李世民,喜武亦好文,為不具一格選拔人才,朝廷發(fā)出皇榜,每年從全國各地文人中選出前5名進入國子監(jiān)。“進入國子監(jiān)等于叩開飛黃騰達的門扉。”從小,父母如此對我說。
當時,在讀書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莫過于“國子監(jiān)”。我家在一個遠離長安的江南小鎮(zhèn),姓魏。因家境貧寒,家父給我取名為“魏元”,希望有朝一日我考取功名,振興魏家聲名。在我十歲那年,父親為討回張員外家所拖欠的工錢被活活打死:母親抱著父親的遺體去衙門告狀,卻被張縣令(張員外的侄子)以誣告罪將母親收監(jiān)半年……出獄后,母親便一病不起。
才十歲的我。已明白了世事險惡、世態(tài)炎涼。其中艱辛。不堪回首,惟有一個信念支撐著我——進入“國子監(jiān)”。
十年寒窗苦讀,終于迎來春暖花開,對我來說。這次機會非常不易。臨行時,臥床十年的母親要我背著她,來到父親靈位前,讓我跪在父親靈前磕了三個響頭。
“帶著你父親的靈牌上路,愿他在天之靈能保佑你。不要忘記我們魏家的仇恨。”母親哽咽著說道。此刻,我淚流滿面。
二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王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大唐都市,一片繁華,四通八達的大道與密如蛛網(wǎng)的小巷交織著,香車寶馬,川流不息。望著人來人往的人流,我陡然感到落寞。尋覓許久,在一個小客棧安頓下來。這里也住著一群和我一樣參加考試、爭取功名的書生。
是夜,皓月當空。我獨自坐在樓臺上,望著浩瀚的天空,浮想聯(lián)翩。明天就要考試了,而今夜卻難以成眠,從懷中輕輕地摸出父親的靈牌,哈了哈氣,慢慢地擦拭……
沉沉的夜,皎潔的月光撒向整個長安城,深巷里傳來幾聲悶悶的狗吠聲……
三
威嚴堂皇的深宮,樓群屹立,鱗次櫛比。離開考還有三刻,皇帝已坐在殿中龍椅上,莊嚴地望著我們,旁邊的大柱刻著一條條金龍。
時間漸漸流逝,監(jiān)考官嚴肅鄭重地宣布:“時辰到,發(fā)卷——”
我迫不及待地去看試題,題目只有兩個字“無悔”,我愕然看著周圍人臉上那淡淡的喜色,我不知所措,內(nèi)心的不安像利刃一般絞著我的心。強忍住痛苦。發(fā)覺此刻毛筆如同千金之重……
時已過半,而白色的宣紙上只映著我的淚痕。臨別時母親的叮囑再三在我腦海里浮現(xiàn)。皇帝在龍椅上瞇著眼,監(jiān)考官依然瞪著那雙嚴肅的眼睛。
躊躇許久,我心微微一震,昨晚的情景浮現(xiàn)上來,我扔掉筆硯,踢翻桌椅……
四
“金榜出來了。奇怪的是。沒有一個人上榜,不知圣上是怎么想的。”我倚著天牢潮濕的墻壁,聽獄卒切切地議論。那天大鬧考場后。廷尉帶著吃驚和無奈責備我:“魏元啊,你什么罪不犯,為什么偏偏要大鬧考場呢?”
我苦笑……
考試前的那天晚上,我坐在客棧的前堂,和那些考生們預測明天的題目,一番爭議后,有人拿出了題為“無悔”的文章,說是他恩師寫的,很有可能與此次考試有關(guān)。大家都笑著看了,文章確實是字字珠璣,很是精彩!我們都這樣贊許……可萬萬沒想到,那果然是此次的試題,我盡量使自己鎮(zhèn)靜。提筆欲寫。可滿腦子被那篇文章充塞了:我也曾想過把那篇文章稍加修改,但如果為了功名而昧對良心,為了利祿而茍活于世,我做不到!因此我打算不考。可不考就是藐視王法。藐視圣上是要犯殺頭之罪的!我快不能呼吸了,迷茫之后,我毅然做出抉擇,憤然而起……
五
斷頭臺上。皇帝親自監(jiān)斬。
我沒有后悔,只是想起母親,想起魏家的仇恨,想起壯志未酬身先死,只有仰天長嘆,淚流婆娑。
行刑時辰已到,劊子手揮了揮了揮手中的刀,吐了口吐沫在手上,擦了擦。我閉上眼等待那一刻的到來……
“你后悔嗎?”皇帝突然問我。
“無悔!”我毅然回答,我知道,我的一切,包括我的生命,有這兩個字足夠驚天地。泣鬼神……
“哈哈——”皇帝突然大笑,“真乃人中豪杰,朕沒有看錯你!”
原來,個中情由是皇帝一手策劃的。開朝盛世,百業(yè)待興,卻苦于缺乏有正氣、有才學的人;他故意派人泄漏機密,讓消息在考生中傳播,就是想看看到底有沒有人能不為功名、不顧生命通過他的考核。
六
翌日,我騎著膘健大馬進入了國子監(jiān)。頭上的紫金冠正迎著朝陽閃閃發(fā)亮。我的眼前,一馬平川。此時的天空,一片蔚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