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同學在做作業時,經常使用涂改液,以致吸入那些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有的同學為尋求快干,用手去擦拭未干的涂改液表面,結果液體附著在皮膚上。有的同學還把涂改液當成玩具,互相擠射,倘若液體進入人眼,后果將不堪設想。
早在1999年,中國消費者協會就向未成年人發出消費警示:注意自我保護,警惕慢性中毒,莫讓涂改液“涂改”你的健康。
中國消費者協會曾對市場上19種品牌的涂改液進行了比較試驗和檢測,結果表明,其中有12種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三氯甲烷、三氯乙烷或四氯乙烷等鹵代烴和苯;有6種還含有鉛、鋇等重金屬。鹵代烴和苯系物均屬有毒物質。
據介紹,如長期使用此類產品,將有可能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更為嚴重的是可能會導致白血病等并發癥。有人曾將蘸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對二甲苯3種試劑的棉花放在兩組小白鼠邊上,試劑用量多的一組,僅5分鐘小白鼠就抽搐而死;量少的一組,每天試驗5~8分鐘,5天內小白鼠驚慌不安、進食減少、動作遲緩且體重下降;而沒放涂改液的對照組中的小白鼠體重正常。除了涂改液外,帶濃烈香味的圓珠筆、造型怪異的文具、會發光的信紙等大都含有甲醛,長期接觸會造成慢性中毒,因此專家建議最好不要接觸、使用涂改液、不粘膠等。
眼下市場上銷售的涂改液品種繁多,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其質量參差不齊。一些國外產品多無中文標識;或僅印有外文的“兒童不宜接觸”等警示語,但未譯成中文。有的國產涂改液既無警示語,也無明確的成分介紹,有的甚至無生產廠家及地址。這些產品隱患多多,尤其需要警惕。
假如在學習中確實需要用到涂改液,也必須經仔細識別、認真挑選后小心使用,專家建議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鑒別:
①包裝標識:質量好的涂改液標識清晰,對于生產商名稱、地址、執行標準、產品成份、注意事項等都加以注明,反之則相對模糊且標識不全;
②干燥度:質量好的涂改液通常涂下去后40~50秒就會干,而差的2分鐘都干不了。
③粘貼力:好的涂改液粘貼上去后涂層不會掉下來,縱然把紙彎起來,也不會掉下來,而差的粘貼不好,不用多久就會掉下來。
④涂后顏色夠不夠白:質量好的涂改液顏色是相當白的,而差的則顏色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