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家,母親總要給我包餃子,還口口聲聲念叨:“在外邊又好幾個月沒吃餃子了吧?”我搞不懂母親為何那么喜歡包餃子。令我頭疼的不只是餃子,還有那大包小包,穿的、吃的、用的,母親在我臨走時總要把我的包塞得滿滿當當。哪個女生不好俏,我連書包都嫌累贅,所以每次都要跟母親爭執一番,把包里的東西一股腦兒地倒出來。母親則在一旁小心地跟我商量著:“棉褲帶著吧,天冷就穿,不冷就放著……山楂是你爸上山摘的,一個個挑了,沒有蟲子……”
原以為是因為我一個人在外生活,母親放心不下才這樣,可是我結婚了,母親的裝包習慣并沒有“改變”。一次我和老公回家給父親過生日,臨走的那天早晨,母親給我準備了大大小小6個包的菜。
我當時氣憤不已,大喊大叫:“拿我們當逃荒的呢,誰能吃得了這么些菜?”
“這菜都是你媽早晨上地里現摘的,比城里賣的新鮮,再說,你們總買菜那得花多少錢?”父親在一旁替母親解釋著。
“現在菜也不貴,10塊錢能買一大堆……”我委屈地爭辯著。老公忙上來解圍:“自家種的菜沒上化肥,沒污染又好吃。這些菜吃不了可以曬上,做成菜干以后慢慢吃。”見我還要說話,老公沖我指了指母親的腿:母親的褲子都被露水打濕了,挽起褲腳露出的腿上掛著冰涼的水珠。再看母親的表情,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訕訕地。我的心不由地揪了一下。
回去的路上,老公跟我說,父母總是想方設法為兒女做點兒事。既然他們自己吃不了,你不如拿著;如果不要他們的東西,他們反倒很失落,覺得自己沒用了,不能為子女做什么。為兒女,他們即使受累也是快樂的,學會接受父母的饋贈吧,因為那是父母的愛。
老公的一番話讓我醍醐灌頂。現在,我回家時說的第一句話也改為:“媽,我又想吃你包的餃子了。”看母親哼著小曲、欣喜忙碌的樣子,我漸漸領悟了老公的那番話。
(責任編輯/曹磊)
E-mail:cctvcaolei@126.com
Tel:(010)51026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