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放棄,當我們無法攜手同行時,曾經的歲月是我最美好的追憶……”
——摘自女主人公的日記
“我愛他,所以我要離婚!”“我愛她,我不同意離婚!”這是日前在樟樹市法院審理一樁離婚官司時,一對男女青年發自內心的聲音。
眾多法官見證了這一幕凄美的離婚官司場景,他們在由衷感嘆的同時,也下了一個艱難的決斷。對于一個有著二十年辦案經驗的主審法官王庭長來說,他審理過數不清的離婚案件,但頭一次遇上為了愛情卻堅決要離婚的。
與丈夫相愛至深的女青年為何要選擇分開?法院最終會作出怎樣的判決?2006年10月16日,筆者來到樟樹市中洲鄉見到了為愛離婚的孫艷清。
相戀異鄉,我們為愛打拼
1990年,17歲的女青年孫艷清輟學來到福州市一家工藝品廠打工,在這里,她遇上了同鄉嚴雪榮。嚴雪榮比她大一歲,也是中洲鄉人,兩年前就外出打工了。有了這層老鄉關系,嚴雪榮對剛出遠門的孫艷清多了一份關愛。日久生情,在秋日的一個傍晚,嚴雪榮深情地對孫艷清說:“也許我不能讓你過上富裕的生活,但我會用心來守護你一輩子。”
“如果哪一天我生病在床,再也不能站起來,你還會守著我嗎?”
“愛是一種責任,相信我……”
從此,兩人一邊務工,一邊享受著甜蜜的愛情生活。
1997年12月,嚴雪榮與孫艷清一起回到老家登記結婚。第二年11月,他倆的愛情結晶——可愛的女兒出生了,給這對幸福的小夫妻增添了無比的喜悅。
一個偶然的機會,嚴雪榮認識了福州大學的一名老教授,老教授一眼看中了嚴雪榮樸實肯干的性格,經過短暫的考察后,決定把一種生產新型涂料的技術傳授給他。這一消息對于嚴雪榮夫婦來說,無疑是上天賜福。在老教授的幫助下,夫妻倆七拼八湊弄來了十幾萬的資金,終于開辦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實業——一個小型涂料廠。企業規模雖小,但他們秉承誠信薄利的原則,當年便產生了利潤,他們緊接著擴大生產規模,工人從二十多人增加到四十人。
天降災難, 我們為愛哭泣
然而,正當涂料廠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時,1999年4月,孫艷清接連幾天感到頭痛得厲害,在丈夫的一再催促下,兩人來到福州市人民醫院檢查。檢查結果讓嚴雪榮無法接受:孫艷清被診斷為患有罕見的先天性腦動脈畸形。醫生告訴他,患者需要多次手術治療,每次手術需花費幾萬元,還不一定能痊愈。
與老家的岳父母商量后,嚴雪榮決定立即動手術,并一再安慰孫艷清:“你患的是小病,做了手術就會好的!”手術后,在丈夫的悉心陪護下,孫艷清的病情很快有了好轉,不久就出了院。
但好景不長,一年后,孫艷清又感到頭痛。嚴雪榮趕緊帶妻子到醫院,結果是殘酷的,疾病又復發了!他不敢把這一事實告訴妻子,只是勸慰她要相信醫生,再做一次手術就可以痊愈。
第二次手術后,嚴雪榮不敢再讓孫艷清受累,他勸慰妻子好好在家休息,照顧好女兒。但是不幸再次降臨,半年后,孫艷清的病又發作了。這一次,病情再也瞞不住了。當得知自己得的可能是一種反復發作的不治之癥時,孫艷清痛苦萬分,她深愛著丈夫和女兒,可她給他們帶來的將是揮之不去的災難。“既然治不好,就不要治了,白白浪費錢,不能因為我的病把整個家拖垮了。”孫艷清憂傷地對丈夫說。
“說什么傻話,你要是不治病,我要錢還有什么用?”嚴雪榮愛憐地撫摸著妻子蒼白的臉。
由于在孫艷清患病住院期間,嚴雪榮無暇打理涂料廠的生意,不少業務都被同行挖走了。看到兩人苦心經營的企業剛剛紅火,就因自己的一場病而被拖累,孫艷清又急又悔,沒隔半年又發病住進了醫院。就這樣,到2006年上半年,孫艷清一共做了9次腦部手術,每一次手術的痛苦和幾萬元的費用,都沉重地壓在了嚴雪榮的身上。
孫艷清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為了不成為丈夫的負擔,她想到了死。2004年12月25日,嚴雪榮買來了蛋糕,深情地看著妻子說:“今天是我們結婚7周年紀念日,盡管命運對我們如此不公平,但我們的愛始終沒有改變,有愛就等于有了一切,我很知足,請你一定要陪伴我走完這一生!”說后,他掏出一枚閃亮的戒指,給妻子戴上。孫艷清的眼睛濕潤了,夫妻倆緊緊地抱在一起。這天夜里,望著丈夫熟睡的面龐,沉浸在幸福的余波中的孫艷清決定離開這個她深愛的男人,讓自己在幸福中悄悄地離去,她平靜地服下了安眠藥。
幸好,嚴雪榮醒來得及時,孫艷清被搶救過來了。他望著弱不禁風的妻子,不忍心責備,只說了一句:“你要記得對我的承諾,要相伴到老。”剛讀小學一年級的女兒也死命搖晃著媽媽的身體,哭喊著說:“媽媽,你要是死了,我就沒有媽媽了,我不讓你死。”
丈夫和女兒的哀求讓孫艷清暫時打消了死的念頭。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她的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一天天加重,最后連生活都不能自理,全靠嚴雪榮整天陪護。
一天,工廠的一個老工人來醫院看望孫艷清,似乎想說什么,但幾次欲言又止。終于,在孫艷清的要求下,他吞吞吐吐地說,工廠已經拖欠工人三個月的工資了,盡管工人們理解老板的難處,但還是希望嚴雪榮能把廠子抓起來,可千萬不能讓廠子倒了。
老工人的話驚醒了孫艷清,是啊,辛辛苦苦創下的事業,可不能因為自己的病給毀了!一番思索過后,孫艷清去意已定。在隨后的大半年時間里,她離家出走,三次服安眠藥自殺,卻都沒能如愿。她覺得這輩子欠丈夫的太多,來生恐怕都償還不了,畢竟丈夫已陪伴在自己病床邊七年了,涂料廠幾年經營掙下的30余萬元全部用光,還欠下了近10萬元的債務。
法官作證, 我們為愛分離
眼看著夫妻倆打拼起家的涂料廠就要垮掉,孫艷清不愿看到這樣的現實,可上帝連死的機會都不給她,無奈之下,她想到了離婚,幾次和丈夫交涉,都遭到了嚴詞拒絕。2006年5月,孫艷清的父母再一次來福州看望女兒。當著親人的面,孫艷清又一次對嚴雪榮說:“如果你還愛我,就看在父母和女兒的分上,送我回老家離婚;不然的話,我必死無疑。”看到孫艷清這么堅決,嚴雪榮只好暫時答應先送她回老家休養。
2006年8月初,嚴雪榮在福州突然接到老家法院的傳票,原來,孫艷清已向法院提出離婚,定于9月22日開庭審理。嚴雪榮急匆匆地趕回家,跪在妻子的面前,請求她撤訴。但孫艷清卻背過臉去,任憑淚水肆意流淌,也不答應丈夫的哀求。女兒也在一旁哭著說:“媽媽,你不要離開我和爸爸,你愛我們,我們更愛你啊!”
9月22日,樟樹法院黃土崗人民法庭。身為原告的孫艷清穿著新婚時的衣服,在被告嚴雪榮及父母的陪同下坐著輪椅來了。主審法官王小根庭長問孫艷清:“你為什么要選擇離婚?”
“因為我愛他,所以我要選擇離婚。”孫艷清說,“他為了給我治病,沒有心思打理工廠,我們辛苦打拼辦起來的廠子眼看著就要倒掉了。為此,我堅決要求離婚。”
“不行,不能答應她。”聽完孫艷清的陳述,嚴雪榮急忙說,“我愛她,我不同意離婚!”
“離婚是最好的結局,你不同意離的話,死是我惟一的選擇。”孫艷清的口氣不容半點置疑。
“盡管你身體不好,但你是我和女兒的精神支柱,如果你不在我們身邊,我無法忍受,女兒也無心讀書。”嚴雪榮繼續哀求。
當了二十年法官的王庭長差點聽糊涂了,自己經手辦了那么多起離婚官司,還沒有聽說為了愛情要選擇離婚的。一方聲稱如果不判離婚就停止治療,寧愿死去,另一方又堅決不同意離。王庭長犯難了,對法官來說,只有夫妻感情徹底破裂了才能判決離婚,對這樁特別的離婚案,又該如何裁決呢?
為了怕女兒受影響,這天上法庭的事都是瞞著孩子的。但就在嚴雪榮與孫艷清作為原被告你一言我一語爭執不休時,女兒突然出現在法庭上,哭喊著說:“媽媽,你不要離開我們,我們愛你,沒有人嫌棄你。”頓時,一家三口抱在一塊,哭成一團,一同來的親友們也拭著眼淚。
為愛離婚的訴求讓參與開庭的法官們無不為之動容,法庭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決定進行庭外調解。王庭長在了解了孫艷清堅持離婚的態度后,找到嚴雪榮,告訴他如果一味地堅持,不滿足孫艷清的離婚要求,可能會給她的心理造成更大的壓力。經過一番思考后,嚴雪榮答應了調解離婚,但提出了四個條件:一是不管遇到什么情況和困難,孫艷清都要堅強地活下去;二是孫艷清一直身患疾病,今后治療的各項費用和生活費他要負責到底;三是女兒由他撫養成人;四是他每月承擔孫艷清不少于300元的生活費,直至原告生活能夠完全自理。
9月24日,在法庭主持的調解下,嚴雪榮與孫艷清簽下了一份特別的離婚調解書。為了免除岳父母對自己能否履行承諾的顧慮,嚴雪榮向法官提出,將今后孫艷清每次的手術費、二老的贍養費等都寫入調解書,承辦法官再三解釋,寫入的協議應符合相關法律規定,所以這兩條承諾沒有寫進調解書。
調解結束后,嚴雪榮租車把孫艷清領到樟樹城區休閑廣場游玩后,買了一臺彩電和VCD機,讓她在家休養時能看看電視,聽聽音樂,又為她購置了許多新衣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一切安排妥當后,他才含著淚踏上去福州的創業之路。
當承辦法官將這件案子向院領導匯報后,樟樹市法院的全體法官都被這對夫妻間的真情感染了,院黨組討論決定,欲啟動法官逐年捐贈的法院扶貧幫困基金幫助這個特殊家庭,用實際行動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為愛離婚的官司很快在樟樹城區傳開了,市民紛紛感嘆孫艷清的大義和嚴雪榮對重癥妻子的不離不棄。都說現代人的愛情是“多變的星辰”,讓人“霧里看花”,越看越不明白,太多形形色色的人為了達到離婚的目的,不惜一切代價,只想享受權利,不愿承擔義務。而對于孫艷清與嚴雪榮這對在都市奔波了十余年的打工夫妻來說,雖然罕見的先天性疾病終使雙方簽訂了一份奇特的離婚協議書,終于使相愛了十年、在病床前廝守了七年的兩個人分隔兩地,但他們凄美的愛情故事也許會在樟樹城久久流傳,他們的愛情永遠不老。
(責編/俞媛媛)
E-mail:amfyyy@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