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2006年5月,我與一個體老板宋某簽訂一份勞動合同,合同約定我在宋某開辦的服裝商店當售貨員;其報酬根據定額,即每月銷售額的情況發放,完成定額為500元,每超額完成10%增加100元;完不成定額只發300元生活費,連續兩個月完不成定額宋某有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在前5個月我都超額完成了定額,但11月和12月兩個月銷售情況一直不好,在12月份為了完成定額,我還加班十多天有近30個小時,也仍然沒有完成定額。宋某在今年1月初給了我400元報酬(說多給的100元是加班費)并通知我解除了合同。我經過詢問得知,我們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是450元。請問,我因為沒有完成勞動定額就領不到最低工資,只發300元生活費合法嗎?
讀者:孫曉麗
孫曉麗讀者: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宋某以你沒有完成勞動定額而不發給你最低工資,只發300元生活費的做法是不合法的。所謂最低工資,它是用人單位對職工在單位勞動時間內,即一天8小時,一周40小時提供了正常勞動后必須支付的最低工資,這是國家的強制性規定。所謂“提供了正常勞動”是指在勞動時間內堅守在自己的勞動崗位上,沒有遲到、早退(偶爾有一兩次較短時間的不算)情況,履行了自己工作中最基本的職責。
就你作為一名銷售服裝的售貨員來說,你只要做到了按時開門、關門,顧客提問你回答,顧客買你就賣,這就是“提供了正常勞動”,宋某作為用人單位一方就必須發給你最低工資。也就是說,只要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用人單位必須無條件發給職工最低工資。對此,原勞動部在《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意見》第56條曾明確規定:“在勞動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勞動者在未完成勞動定額或承包任務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低于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條款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你有權要求宋某按當地最低工資支付你11月和12月兩個月的報酬。如果協商不成,你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訴。
福建國富律師事務所律師:周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