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婚姻,人們常愛說,婚姻是愛情的殿堂,或者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似乎沒有一段婚姻不與愛息息相關。殊不知,有一些婚姻卻與愛情無關。
前兩天見到作家王海鸰,聽她講了自己的故事:我結婚時35歲,來自父母和外界的種種壓力,使我渴望擺脫單身生活。沒結婚前壓力太大了,好像嫁不出去都對不起別人。結婚后,有一種昂首挺胸的感覺。結果婚期不過一個月我們就離了。失敗的婚姻使我反思,問題到底出在哪兒?我的反思是,我虛榮了!實際上,不結婚又怎么樣呢,那時我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了。
練達如王海鸰者尚且如此,有誰的婚姻可以不虛榮呢?往雜志上看看,如今的征婚廣告越來越像招聘啟事,身高、學歷、資產、形象、社會背景等等身外之物,都成了談婚論嫁的硬性指標。圍繞著婚戀的主題,我們經常會聽到類似的故事——為了出國,她放棄了青梅竹馬的男友,嫁給一個毫不了解的外國老公;為了仕途,他娶了并不喜歡的老板千金;為了父母,她匆匆與一個自己不喜歡的成功男人成家了……他們或許都得到了暫時的安寧,但人前的風光怎抵人后的孤寂。在他們婚姻的配方中,有的只是交易、索取和功利,唯獨缺少愛情。
還有一種婚姻,原本是愛情澆灌出來的果實,卻因為虛榮在意識里不斷膨脹,使婚姻的航線偏離了正軌。
有個女人,擁有一家資產數百萬的廣告公司,和自己的老公女主外男主內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不想一場意外車禍卻讓丈夫毀容了,從此夫妻關系出現了裂痕。有一回,朋友邀請他們夫妻倆出席一個酒會,老公丑陋的面孔惹得大家敬而遠之、議論紛紛。她當時感覺臉上火辣辣的,恨不能找個地縫鉆進去。
久而久之,她對婚姻厭倦了,對情感漠然了。她看上了一個體面的牙科醫生,覺得一表人才、談吐幽默的他,才和自己相得益彰。于是,她和情夫機關算盡,設計了精密的“精子掉包”計劃,讓情夫強奸自家的小保姆,卻遺留下老公的精液……真虧她想得出來。
許多婚姻,開始是不被人看好的。在電視里曾看到一個多年出門在外的農村婦女,和一個比自己大20多歲的男人結合了。他們在回老家時犯了難,父母不愿意接受那個和他們同齡的女婿,怕遭村里人笑話。面對鏡頭,那個女人一點兒也沒有難為情,她拉著男人說:“沒關系老頭子,這次不讓咱們進,明年再來。畢竟是我的親爹娘呢。”隨后,兩人抱著孩子,蹣跚而去。那份從容,讓人驚嘆。在他們眼中,婚姻就是手挽著手相濡以沫,沒有表面上的光彩,只有實實在在的溫情。
一個鐵的螺絲釘,如果能擰上個金的螺絲帽,那真是再風光不過了,但是不是能對上扣,哪里頂住了勁兒,只有他們自己明白。虛榮仿佛是婚姻中的腫瘤,經常在不經意間出現,一旦轉為惡性,無論是怎樣通情達理的男女,都難免會迷失其中、代價慘重。
其實婚姻很簡單,明白了你想要什么,然后朝著那個方向努力就是了。只是在你所要的東西里面,不可以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