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有高招
咦?非洲大草原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那里充滿了此起彼伏的“戰爭”,充滿了血腥和殺戮,小小藪貓是怎樣生存下來的呢?不知道了吧,藪貓擁有好身段,它們可以適應草原上厚厚的草叢。在草叢里,它們輕松地奔跑和跳躍,瀟灑地攻擊它們的獵物。進入樹林,藪貓也應對自如,因為它們理所當然具備爬樹功能,貓科動物嘛,不會爬樹的可不多;碰到河流呢,藪貓也有準備,不就是游泳嗎,熟練著呢。如此看來,這個戰士不簡單吶,幾乎是海陸空兼備。這不,饑餓的胃下達了出征的命令,藪貓整理裝備,奉命出發。
關于藪貓的秘密情報
藪貓身上長滿了黑色的斑點,在脖子和腿的上部,還煞費苦心長了些條紋,隱蔽效果很好。它有兩條超級長腿(將近1米),十分擅長站高望遠,攀爬跳躍,遇到花豹這樣的遠親一點都不遜色。它的爪子小而靈巧,可輕松獵食小型動物,像沼澤鼠、水鼠和鴨子,偶爾也消化一些鳥類、蜥蜴、甲蟲、蛇類等。
絕妙作戰術
目標出現。那是一頭年幼無知的小鹿,正在樹叢邊忘乎所以地找零食。喜歡單來獨往的藪貓,像一個特種兵,從遠處小心翼翼地包抄過來。小鹿沒有察覺,一邊吃著可口的食物,一邊慢慢地往前走。藪貓不慌不忙地跟蹤著,并不急于出擊。它腳掌上的肉墊,在行軍途中作用巨大,可以使它寂靜無聲地前進。藪貓認為一個合格的戰士,一定要尋覓成熟的戰機,這樣才能保證戰斗的勝利。可憐的小鹿根本沒有想到觀察附近的危險,陷入美味中的它,喪失了它應有的警惕。時機成熟了,藪貓給自己發出作戰的命令。只見它突然起動,像一顆子彈一樣射向小鹿。猝不及防的小鹿被撲中,摔倒在地。藪貓那靈巧的爪子毫不客氣地壓了上去,與此同時,銳利無比的牙齒已經將小鹿的脖子牢牢地咬住。經過長時間部署的戰爭,轉眼就結束了。勝利的藪貓悠然自得地享受它的戰利品……
藪貓似乎還知道,要想成為好的斗士,光有跟蹤的能力是不夠的,還要有足夠的耐心設下埋伏,進行陣地戰。藪貓這么想,也就這么做了。它經常會選擇有利的地形,既可以看清周圍情況,又不被獵物發現,這就是所謂的退可守進可攻的戰略原則。接下來,它就會慢慢地等待獵物靠近。沒有十足的把握,藪貓一般不會輕易殺出,只有等距離很近時,它才會一躍而起,把嚇傻的獵物撂倒在地。
奇趣鏈接
藪貓的大部隊主要集結在非洲,亞洲的駐軍很少,不成氣候。它們的軍事基地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一定要離水不遠;二是它們往往駐扎在獅子、老虎等盟軍附近。
超級裝備逐個數
看過藪貓的作戰經過,是不是覺得藪貓的戰爭很簡單,只要會跟蹤會埋伏就可以了。其實,這只是表面,藪貓的秘密武器藏得很好,譬如它的爪子,平時是藏在腳底的肉墊里,只有在作戰的時候,這些像波斯彎刀的裝備才會亮出來。那么,還有什么呢,看看情報部門得來的最新報告。
★ 耳朵像天線
藪貓可以聽到很遠地方的聲音,包括老鼠之類的動物發出的輕微叫聲以及活動的聲音。為什么它會有這么強的聽力?就在于它那像雷達天線的耳朵。藪貓的聽覺神經非常發達,它可以搜索各種細微的聲音,并且聽覺范圍往往是人聽不到的,甚至,很多動物聽不到的聲音,藪貓也能聽到。所以說它的耳朵外形像漏斗,構造卻像一個搜索器。
★ 眼睛如有電
所有貓科動物的眼睛都比較特殊,光線強一點的時候,小型貓科動物的眼睛會呈一條線,大型貓科動物像老虎獅子會成一個圓點。當光線暗的時候,瞳孔都會放大。藪貓也不例外,它那非常富有彈性的瞳孔,收縮能力特別強。因此,它的視覺很敏銳,是人類視覺的六倍,加上寬闊的視角,使它看到的范圍更加廣闊。即便在夜里,藪貓也依然出沒疆場,這同樣歸功于它黑夜里發亮的眼睛。為啥會發亮?因為它的視網膜上有一組細胞,可以收集微弱的光,然后把這些光反射出來,乍一看,像個通了電的小燈泡。
★ 胡須是晶片
胡須的樣子像晶片嗎?當然不像。這里說的是藪貓的胡須像電子晶片一樣敏銳。藪貓胡須的末端連著很多感知神經,不但可以探測周圍物體之間的距離,還可以感知一些潛在的危險。盡管藪貓勇于作戰,但也要處處提防“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困境出現。如果這個靈敏的設備受到損壞,將直接影響到藪貓的生活質量,甚至因此要了它的小命。
★ 鼻子更敏感
捕捉獵物的氣味,分辨食物的好壞,藪貓用鼻子就可以搞定!看看數據吧,我們人類大概有五百萬個嗅覺神經,而它有一千九百萬個。它的鼻子在戰爭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這也讓藪貓繼續得意地炫耀:嘿嘿,我們能聞到其他動物聞不到的很多氣味!
看來,要想成為一位驍勇善戰的戰士,光有勇敢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優良的裝備,得到別人得不到的信息,尋到別人尋不到的蹤跡,才可以棋高一著、技高一籌。也只有這樣,藪貓才能在非洲大草原,謀得一席之地,在列強手中分上一杯可以活下去的熱羹。
資料框
藪貓的“天敵”除了豹、狗之外就是人。由于十分不幸地擁有一身漂亮的皮毛,藪貓成為被人類迫害的對象(制一件毛皮大衣需要殺害13只成年藪貓)。而且,人類還認為它們是家畜殺手而對它們施以毒手,盡管那很可能是獰貓或者豺干的。另外,熱衷毒藥的人類每當毒殺鼠類,也會讓這種以鼠類為食的動物跟著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