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易說“不可能”
王健教授是中國創(chuàng)造學會常務理事、同濟大學創(chuàng)新思維研究中心主任。他在一次講課的時候,出了這樣一個思考題請學員回答:“在一個裝滿了水的杯子里,在保證水不溢出的前提下,還可以再往杯子里放進一些東西嗎?比如放回形曲別針,是能放進去三個、五個,還是八個、十個,或是更多?每個人最好能回答具體的數(shù)字,看看誰估計得更準確。”
王教授看多數(shù)學員猶豫不決,又問:“這是一整盒曲別針,共有一百個,能不能都放進去?”
這次學員們幾乎都覺得難以相信,紛紛表示:“一定是不可能的。”
王教授平和地說:“當許多人說‘這是不可能’的時候,我們能不能自覺地想到,有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其實完全是可能的。”接著,他用一個透明玻璃杯裝了滿滿的一杯水,然后開始一個一個地往杯子里放回形曲別針。一個放進去了,兩個放進去了,五個六個放進去了,八個九個也放進去了,十個二十個又放進去了……最后,整整一盒都放進去了。
學員們很驚訝,并且聚精會神地觀察到:玻璃杯口的水面原來是平的,后來逐漸凸了起來,而且越凸越高,但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玻璃杯里的水一點也沒有溢出來。
王教授說:“大家看到了吧,事實可以證明,我們剛才認為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其實是完全可能的。”
你需要一把剪刀
據(jù)說籃球運動剛誕生的時候,籃板上釘?shù)氖钦嬲幕@子,每當球投進的時候,就有專人踩在梯子上把球拿出來,為此,比賽不得不進行得斷斷續(xù)續(xù),缺少激烈緊張的氣氛。為了讓比賽更流暢地進行,人們想了各種取球方法,都不太理想,甚至有一位發(fā)明家制造了一種機器,在下面一拉就能把球彈出來,不過這種方法也沒能讓籃球比賽緊張激烈起來。
終于有一天,一位父親帶著他的兒子來看球賽,小男孩看到大人們一次次不辭勞苦地取球,不由大惑不解:為什么不把籃網(wǎng)的底去掉呢?一語驚醒夢中人,大人們如夢初醒,于是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籃網(wǎng)樣式。
去掉籃網(wǎng)的底,就這么簡單,然而這個簡單的“難題”就這樣困擾了人們多年。可見,無形的思維定勢就像那個結實的籃子禁錮了我們的頭腦,使得我們的思維就像那個籃球被“囚禁”在了籃網(wǎng)里。
基耶的成功秘訣
20世紀60年代初期,法國滑雪運動員讓·洛德·基耶被選入國家隊。
基耶對訓練抓得很緊。每日,天剛破曉,他就穿上滑雪鞋,登上了山坡……
時間一長,隨著經(jīng)驗的不斷增多,使基耶越來越體會到,單靠苦練是不夠的。于是,他開始采用一些新的方式進行訓練,試練一些新的技巧,尋找著更好、更快滑下山坡的新方式、新方法。
他不停地試驗,結果自創(chuàng)了一種與當時公認為最好的技巧恰好相反的新方法:兩腿分開而不是并攏,轉彎時身體蹲下而不是前傾,甚至使用滑雪杖的方式也是反傳統(tǒng)的。這種充滿活力的新技巧使基耶的速度大大地提高了。1966年和1967 年,基耶幾乎奪得了所有滑雪大賽的冠軍。1968年,他在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奪得了3 枚金牌。
讓·洛德·基耶的成功可以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只有那些肯對傳統(tǒng)的行事方式提出質疑的人,才最具有創(chuàng)造力;那些思想不受傳統(tǒng)思想的羈絆,努力創(chuàng)新的人,才最有機會成功。
把樓蓋在水里
印度洋島國馬爾代夫有座面積10余平方公里的海島,全島沒有任何植物、礁巖和建筑,滿是一望無際的白沙,周圍的海水清澈見底。
這“陽光、海浪、沙灘”的自然風光本應是游人云集的好去處,但島上全是深達數(shù)米的松軟細沙,連支帳篷都因沒有牽拉的固定點而常被海風卷走,因無遮陽擋雨之處,游人們只能無奈地望“沙”興嘆。
上世紀90年代末,英國旅游開發(fā)商路姆·維多亞來島考察,他眼望銀沙碧水閃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他首先請人在海島周邊淺水區(qū)做了地質勘察,發(fā)現(xiàn)全是堅硬的珊瑚礁,便在水下鑿巖奠基,以數(shù)百根巨大的鋼筋混凝土柱樁支撐構筑平臺,在上面建成風格各異的小樓,開設碼頭、酒店、超市和娛樂場所,把沙島劃成駕車越野、沙灘體育、休閑娛樂等諸多區(qū)域,一時間游人蜂至……
時值今日,以“維多亞”命名的海島已是馳名世界的旅游區(qū),每年接待近百萬游客,路姆·維多亞也獲得了巨大效益。
把樓蓋在陸地上盡人所知,但在“盡人所知”面前換個思維,便常會拓開嶄新的天地,敲啟通向成功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