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怎么如此安靜?萊恩斯十分詫異。因為10歲的兒子麥格和8歲的女兒勞倫特別頑皮好動,每個周末在家總是鬧翻天。不是打游戲,就是看電視,或者和小伙伴們在門前的廣場上玩滑板。今天這是怎么了?萊恩斯三步并做兩步奔上二樓,推開了孩子們的房間。但眼前的場景真讓他驚呆了。
偌大的書桌上擺滿了五顏六色的畫筆,還有很多揉成團的紙。麥格和勞倫趴在其中認真地畫著什么,壓根兒沒發覺他的出現。萊恩斯笑著問:“孩子們,你們忙什么呢?”女兒勞倫一見是父親回來了,開心得扔下手中的筆撲了過來:“爸爸,快幫幫我和哥哥!我們要建一個樹屋,連名字都起好了,叫‘松果島’。”樹屋?萊恩斯有點愣住了。作為一名建筑設計師,他也是前不久才接觸樹屋這個新事物,并剛剛加入了一家“永遠年輕樹屋公司”。孩子們是怎么知道的,他們有多大興趣呢?
不等萊恩斯發問,麥格就繪聲繪色地說:“我們剛剛在看一個探險片,里面的土著,也就是印第安人都住在樹上。他們把房屋搭建在粗大的樹干上,四周被大樹簇擁,底層高出地面約10米。神奇的是,作為房柱的大樹依然枝繁葉茂,有的竟穿出房頂繼續生長。土著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樹上和猩猩說話,看螞蟻搬家,生活得好愜意哦!勞倫滿臉期待:“所以,我們也要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樹頂之家,體驗一下泰山的生活。這不,我倆正設計‘松果島’呢!”
魅力樹屋
萊恩斯的心被觸動了,他回想起自己小時候,也常常上樹找果子,掏鳥窩,那可真是樂陶陶。于是,萊恩斯把麥格和勞倫拉到身邊,描述起讓他們為之神往的魅力樹屋。
“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其實,人類在遠古時期就開始在樹上搭建房屋了,這樣做是為了抵御地面的敵人,同時儲備食物。而現在,建筑設計師又發現了樹屋的新樂趣,開始在樹上建造餐廳、旅館,這樣,人們可以在樹上休息、喝下午茶,甚至是觀察野生動物,是一種非常好的休閑方式。
至于樹屋的樣式,那可多了:有一種球形樹屋,全部采用玻璃纖維制成,外表設計簡單,里面的裝備可一樣不少,立柜、沙發、電視、電腦全都有;有一種樹屋像鳥巢,距離地面很高,人們得順著軟梯攀上屋子,滑輪可以將東西吊上去放下來;有一種樹屋是三角形的平臺,完全用人造材料制成,空出的面積可以用來安一些如防雨帳篷之類的設備;有的樹屋建在海邊,人們可以俯瞰海邊風景,觀察海豚和海豹;有的樹屋建在亞馬遜熱帶雨林,可供研究人員考察用;有的樹屋建在非洲大草原上,樹頂有臥室、餐廳和露天大平臺,人們能輕松觀察樹下自由穿行的野生動物……”
“這些樹屋太漂亮,太酷啦!”麥格開心地大叫。勞倫撒嬌地說:“老爸,您不是建筑師嗎,快幫我們設計、建造一座樹屋吧!”萊恩斯心中一動:嘿,這不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孩子們動手動腦的機會嗎?他鼓勵兩兄妹:“我想你們自己設計、動手搭建不是更有意義嗎?當然,爸爸肯定會在一旁幫你們的!”
打造樹屋秘籍
受到鼓舞的麥格和勞倫興奮極了,設計圖已經畫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動手建造樹屋,可怎么建呢?在爸爸的提示下,兄妹倆開始積極地在網上,以及圖書館搜集資料。整整一個星期過去了,他們整理出了一份“打造樹屋秘籍”。萊恩斯一看,還挺像模像樣的呢。
前奏曲
第一步——在樹上建造小屋,首先要做好的就是精確的測量工作。要從樹的種類、形狀甚至大小著手,進行認真的分析測量,因為每一個環節都對樹屋的建造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影響。
第二步——選擇一棵合適的樹木非常重要,應先找一位園藝專家進行咨詢,這樣可以從樹的種類、特點來進行分析。樹木的年齡是一個關鍵,建造樹屋不能選擇年幼的小樹,也不能選擇年歲太大的老樹。所以,健康茁壯的樹木是最佳的選擇對象。在眾多的樹木種類中,高大挺拔的杉樹、楓樹和櫟樹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它們通常樹干筆直,木質堅硬穩固。除此之外,健康茁壯的蘋果樹、椴樹、歐洲白蠟樹、核桃樹和法國梧桐樹也是很好的樹屋搭建地。
第三步——除了主樹干粗大筆直之外,樹枝的分杈好不好也很重要。如果是建造小型的樹屋,只需要樹杈生得較高,樹屋能夠在樹杈之下就可以了。如果樹杈分開的位置較低,則需要考慮在樹杈上開辟家園。如此一來,樹杈的分枝就成了重要的托盤。因此需要選擇分杈均勻、枝干較粗,展開面積較大的樹木。像一個高舉著的、張開五指的手掌形狀的樹杈是最佳選擇。
開始動手吧
準備工作結束,就進入了造屋階段。搭建在樹上作為主軸與支架的木板,是保證樹屋和樹木相連的部分,它們每一塊都和樹干或者樹枝有一定的接觸面積。木板與樹木的這種連接主要依靠強力的螺絲釘,通常這種螺絲釘的表面會鍍上一層鋅,避免其氧化生銹。每棵螺絲釘的長度大約為10~15厘米,螺絲釘的長度不能太短,因為必須保證連接的牢固性;但也不能太長,因為通過木板,螺絲釘會直接插入樹木之中,如果太長,它的尖頭會對樹木內部造成損害,甚至導致樹木死亡。
特別注意
A.造屋時要給樹干留出繼續生長的空隙,不僅不能限制樹干直徑的變粗,還要保證房屋的位置不影響樹杈的生長。
B.不要過早限定連接房屋與地面的樓梯高度。因為大樹會帶著房子一起長高。一般從底層開始建,等大樹適應了房屋壓力后,再開始第二層,如此循環,一層層增加。
C.一定要考慮到穩固性,還有如何應對雨水、雷電、火災等多方面的挑戰。
D.樹上的房屋建得越高,在大風中就更容易搖晃,也更加危險。
……
麥格和勞倫對父親能夠肯定自己的設計,以及建房計劃歡喜雀躍。心動不如行動。 靠“一把鏟子和一輛推車”,萊恩斯家的“松果島”開始慢慢搭建。20天后,一座擁有一扇活動門、兩座陽臺的兩層樹上小屋便大功告成了。萊恩斯還在小屋旁搭建了樓梯,供孩子們上上下下,但麥格和勞倫更喜歡用纜繩將自己吊上樓,再順著滑梯滑下來。
現在,萊恩斯不再擔心兩個孩子頑皮淘氣了,最擔心的是孩子帶太多伙伴來家里玩。因此,他心里暗暗地想:不久后,還得給孩子們建一個更大,更結實的樹屋呢!
奇趣鏈接
建筑師米切爾·喬亞奇姆的目標是讓生長茂盛的樹木直接長成房屋。這依靠的是一種園藝技術——編織,將樹枝編織成墻、拱門或屏風。樹屋的外形是樹木經過十年、幾十年生長的結果,藤條長成保護層,四周點綴其他花草樹木。藤條的縫隙用一種黏土和稻草的混合材料填充,可以御寒、保暖、防潮。家庭用水由樹屋屋頂的水槽收集,利用重力流進屋內供人使用。樹屋還能依靠太陽取暖。樹屋朝南的窗子吸收熱量,而陰面的窗子又可以在夏天吸納涼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