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教授開場白
在第四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獲獎作品展覽會上,獲得銀獎的“人性化的交通紅綠燈”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這個發明是專為色盲人群設計的。
用一些特殊的圖形和符號代替傳統意義上用顏色來區分紅綠燈的做法是上海市延安中學的葛馨怡同學的新發明。上海電視臺的一個節目讓葛馨怡產生了設計的想法:一位安全行車24年的公交車司機無法正確辨認紅綠燈的顏色,只好依靠“左紅右綠,上紅下綠”的原則來行車?!吧と巳赫伎側丝诘模罚?,我們應該為特殊人群做些事。”葛馨怡說。
其實,這種按照特殊人群的需要,來對某些傳統產品進行改造的方法,也是發明創造中一種常用的方法。
發明方法
按需改造法
在我們現實生活正使用著的種種產品中,不管它的設計如何合理,或者外形如何漂亮,我們總會發現,有時候它很難滿足一些特殊人群的需求。比如說,我們家里常用的門鈴,對于聾啞人來說就是一種擺設;有拍照功能的手機,對于盲人來講也基本沒啥用處。但是,假如我們能根據這些特殊人群的需要,對產品進行合理改造,那么,我們就能獲得新的發明創造。
發明故事
帶香味的牙膏
美國牙科醫生明娜#8226;杜爾斯經??吹交箭x齒的孩子來診所看病,便問他們為什么不刷牙,孩子們都說討厭牙膏中的薄荷味,因此不喜歡刷牙。由此,她運用按需改造法進行創意思維:如果在牙膏中加上糖漿和果汁,減少薄荷,說不定孩子們就會喜歡刷牙了。
為了印證這種創造,她立即動手配制了幾種新的牙膏,先給自己的孩子試用。果然,孩子們都把刷牙當成一件樂事,每天主動去刷牙,甚至一天還刷兩三遍。這一批產品批量生產后,大受社會歡迎。
產品成型后,明娜#8226;杜爾斯又再次運用按需改造法進行創新,她推出橙汁、蘋果、香蕉等各種香味型牙膏,并將牙膏制成橙紅、果綠、淡黃等悅目的顏色,一時間,這些果汁型兒童牙膏風靡全美。
[小貼士]
運用按需改造法進行發明創造,并非是對既有產品的全盤否定,而是在此基礎上的創新,用人性化的設計使之適合特殊人群的使用需求。這就要求我們:既要細心發現某種產品的不足,又要認真研究其改進的方案。相信只要你做個有心人,“創新大王”的桂冠一定會落到你的頭上。
發明實例
盲人方便音樂杯
平時我們經常用杯子喝水,可是盲人看不見,倒開水倒過頭而燙傷了手怎么辦?福建省福州市的鄭少凡小朋友想到了這個問題,并發明出一種具有提醒功能的杯子,為盲人做了件好事。
盲人方便音樂杯是利用傳統的杯子造型加以改進而成。它由杯體、杯座、音樂集成電路三大部分組成,音樂集成電路由電源E、音樂集成芯片IC、三極管BG、音響器Y、觸發器H以及導線B組成,杯座呈腔體結構,可容納集成電路的全部元件。
杯體是通用型的,觸發器的觸針安裝在杯子內壁左側離杯口約2厘米處,兩根觸針裸露在外。當盲人摸索倒入開水(包括其他飲料)快滿時,裸露在外的兩根觸針H觸水,接通杯子底座內的音樂電路,觸發音樂集成塊IC工作,音響器Y奏起音樂來,提醒盲人水將倒滿應停止傾倒。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也適用于正常人,當人們喝飲料時,杯子左傾,觸針觸發電路工作,音樂響起,令人們十分開心!因而具有廣泛推廣的價值。
鏈 接
現實生活中,“聾啞人專用門鈴”、“盲人飲水機”等一系列產品也是專門針對特殊人群的發明創造。這體現出發明者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心,也體現出對特殊人群的人文關懷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
發明作業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產品)是專為兒童、孕婦、殘疾人等特殊人群設計的。請你仔細觀察,看看在我們身邊,能找出多少這樣的事物(產品)。再研究一下,它們運用了哪些特殊的設計,從而更加適合特殊人群使用的?你發現這些特殊人群還有哪些方面的需求?你能設計(制造)出適合他們使用的創新產品嗎?